[发明专利]肉制品装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7236.3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0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杰;刘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逸亮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25/06 | 分类号: | B65B25/06;B65B31/06;B65B51/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康奇刚 |
地址: | 4015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肉制品 装袋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装袋领域,具体涉及肉制品装袋设备,包括机架、定位框、传送带、丝杠副、连杆框、第一热合棒和第二热合棒,定位框的底部设有滑槽,传送带设置于滑槽下方;丝杠副包括螺杆、螺母座和支撑框,螺杆转动设置于机架上,螺母座与螺杆螺纹连接,支撑框与螺母座固定连接,连杆框与支撑框固定连接,连杆框绕定位框设置且连杆框与定位框的侧壁滑动连接,第一热合棒和第二热合棒均与连杆框固定连接,且第一热合棒和第二热合棒相对错位设置于定位框内;机架上固定有管道,管道穿过支撑框,螺杆的端部转动设置于管道内,螺杆上连接有扇片,扇片位于管道内,定位框上滑动设置有与管道连通的抽吸头。采用本技术方案时,有利于提高热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袋领域,具体涉及肉制品装袋设备。
背景技术
肉制品在包装的过程中,需要对包装袋进行抽真空,并对抽真空后的包装袋进行热封;现有的包装设备对包装袋进行热封的过程中,存在热封不完全或热封后封口处裂开的情况,导致包装质量较差,需要人工进行抽检,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热封效果且便于自动对热封情况进行检测的装袋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肉制品装袋设备,包括机架、定位框、传送带、丝杠副、连杆框、第一热合棒和第二热合棒,定位框固定设置于机架上,定位框的底部设有滑槽,传送带设置于滑槽下方;丝杠副包括螺杆、螺母座和支撑框,螺杆转动设置于机架上,螺母座与螺杆螺纹连接,支撑框与螺母座固定连接,连杆框与支撑框固定连接,连杆框绕定位框设置且连杆框与定位框的侧壁滑动连接,第一热合棒和第二热合棒均与连杆框固定连接,且第一热合棒和第二热合棒相对错位设置于定位框内;机架上固定有管道,管道穿过支撑框,螺杆的端部转动设置于管道内,螺杆上连接有扇片,扇片位于管道内,定位框上滑动设置有与管道连通的抽吸头。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肉制品装入包装袋后,包装袋随传送带移动至定位框下方后,包装袋的上端经滑槽从定位框的一端进入定位框的内部,抽吸头向下滑动插入包装袋内后,螺杆转动带动扇片转动,从而将包装袋内的空气经管道抽出,包装袋内形成负压;螺杆转动的同时带动螺母座和支撑框移动,从而通过连杆框带动第一热合棒移动,第一热合棒与包装袋接触后对包装袋进行一次热封。
螺杆反向转动带动扇片反向转动,从而将管道内残留的空气吹入包装袋内、即吹入包装袋一次热封位置的上方使包装袋的上端胀开;螺杆反向转动的同时带动螺母座和支撑框反向移动,从而通过连杆框带动第二热合棒移动,第二热合棒与包装袋接触后对包装袋进行二次热封,两次热封有利于提高热封效果,而且一次热封位置和二次热封位置之间的空气使包装袋形成鼓包,前期包装袋在加工的过程中就无需加工提手,通过鼓包即可便于手提包装袋。
包装袋完成两次热封后与传送带分离,包装袋在重力作用下掉落时,当包装袋的鼓包处在滑槽位置与定位框接触时,定位框对包装袋进行支撑,并在后续其他包装袋的推动作用下沿着定位框移动,若两次热封位置任意一处发生漏气时,一次热封位置和二次热封位置之间的空气会进入包装袋内或逸出包装袋外,包装袋未移动至定位框的另一端会从定位框上掉落,从而自动完成热封情况的检测。
进一步的,还包括软管,抽吸头通过软管与管道连通。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抽吸头移动过程中软管不会干涉抽吸头移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轴承,螺杆的端部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管道内。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有利于提高螺杆与管道接触处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定位框内固定有两块抵板,其中一块抵板与第一热合棒相对设置,另一块抵板与第二热合棒相对设置。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第一热合棒以及第二热合棒与抵板接触后便于对包装袋进行热封。
进一步的,传送带上均布有传送块。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有利于提高传送带传送包装袋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逸亮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逸亮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72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