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在线压下功能的压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7524.9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5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薛念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22 | 分类号: | B21B31/22;B21B38/10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李彦彦 |
地址: | 300409 天津市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在线 压下 功能 装置 | ||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具有在线压下功能的压下装置,包括减速马达、轮箱、蜗轮、蜗杆、花键套,蜗轮箱包括传动侧蜗轮箱、操作侧蜗轮箱,减速马达安装在传动侧蜗轮箱的一侧,减速马达的输出轴与蜗杆相连,蜗杆依次贯穿传动侧蜗轮箱、操作侧蜗轮箱,蜗杆通过轴承与传动侧蜗轮箱、操作侧蜗轮箱转动连接,传动侧蜗轮箱、操作侧蜗轮箱内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蜗轮,两个蜗轮分列蜗杆两侧,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一种具有在线压下功能的压下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压下结构由于能够承受的扭矩有限,无法实现在线压下功能,影响生产成材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冶金轧钢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在线压下功能的压下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材料。钢铁的生产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我国的钢铁市场发展的迅猛。带钢和型钢一直在钢铁产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热轧带钢和型钢广泛用于建筑、桥梁、汽车、石油工业、轨道交通等领域,并表现出优良的力学性能。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钢材产量需求与日俱增,对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提高生产线的设备性能是必不可少的。从而降低能耗,节约成本,能提高生产效率。
在热轧型钢生产线上,压下装置应用于短应力轧机和万能轧机上,用于调整轧辊辊缝,是轧机上的重要设备。目前,国内使用的压下装置,只有线下调整辊缝,轧制过程中不能调整。轧制过程中,坯料重量确定的情况下,线下调整好辊缝,轧件长度就确定,定尺锯切标准长度后,会有一段有效长度因不够定尺长度废掉,形成浪费,在末架轧机上使用在线调整压下,可以有效减少这部分的浪费,折合到有效定尺长度内,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成材率。在线压下还能够有效控制轧件因各温度变化,轧件纵向厚度尺寸不同。而且现有的压下结构由于能够承受的扭矩有限,无法实现在线压下功能,影响生产成材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提出一种具有在线压下功能的压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压下结构由于能够承受的扭矩有限,压下效果不佳,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在线压下功能的压下装置,包括减速马达、轮箱、蜗轮、蜗杆、花键套,蜗轮箱包括传动侧蜗轮箱、操作侧蜗轮箱,减速马达安装在传动侧蜗轮箱的一侧,减速马达的输出轴与蜗杆相连,蜗杆依次贯穿传动侧蜗轮箱、操作侧蜗轮箱,蜗杆通过轴承与传动侧蜗轮箱、操作侧蜗轮箱转动连接,传动侧蜗轮箱、操作侧蜗轮箱内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蜗轮,两个蜗轮分列蜗杆两侧,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其中一个蜗轮的轮毂上还安装有用于检测下压调整量的编码器。
进一步的,蜗杆包括传动侧蜗杆、操作侧蜗杆,传动侧蜗杆的一端与减速马达的输出轴连接,传动侧蜗杆通过传动侧蜗轮箱预留的通孔贯穿于传动侧蜗轮箱,传动侧蜗杆远离减速马达的一端通过花键套与操作侧蜗杆的一端相连,传动侧蜗杆、操作侧蜗杆上均开有与花键套对应的键槽,花键套设置于传动侧蜗杆、操作侧蜗杆对接处。
进一步的,传动侧蜗杆的一端与减速马达的输出轴花键连接。
进一步的,花键套上开有螺纹孔,螺钉贯穿于螺纹孔伸入键槽内部。
进一步的,操作侧蜗杆远离传动侧蜗杆的一端伸出到传动侧蜗轮箱外部,操作侧蜗杆远离传动侧蜗杆的一端还固定有便于控制其转动的方头。
进一步的,还包括编码器,每个蜗轮的轮毂内侧均沿长度方向开有通孔,通孔内侧设有键槽,轧机的拉杆端部设有与键槽对应的花键,拉杆与蜗轮的轮毂键连接,其中一个拉杆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转轴,转轴远离拉杆的一端与编码器相连,编码器安装在传动侧蜗轮箱或操作侧蜗轮箱外侧。
进一步的,没有安装编码器的蜗轮轮毂上安装有刻度压盖,刻度盘压盖通过第一螺栓与对应的拉杆相连,蜗轮箱上固定有与刻度盘压盖对应设置的指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75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