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孔隙度分带特征的半定量储层分类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7869.4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3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唐颖;王瑞飞;闫金鹏;马先林;闫健;刘超;湛杰;齐傲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15/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郝燕燕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孔隙 分带 特征 定量 分类 评价 方法 | ||
1.一种基于孔隙度分带特征的半定量储层分类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岩心观察及沉积相标志,确定埋深大于3500m的碎屑岩储层的沉积微相类型,分析单井沉积微相和连井沉积微相展布特征,确定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S2:分析碎屑岩储层中自生矿物类型及生成顺序、岩石的结构和构造及孔隙类型特征,确定碎屑岩储层的成岩作用类型、划分成岩阶段;
S3:在步骤S2的基础上,划分成岩相类型,通过分析单井成岩相和连井成岩相展布特征,确定成岩相平面展布特征;
S4:总结碎屑岩储层在深部成岩演化阶段中形成的孔隙度分带特征,将碎屑岩储层在垂深剖面上划分为M个类型的孔隙度带,确定M个类型的孔隙度区带平面展布特征,其中,M为小于或等于5的正整数;
S5:对碎屑岩储层的岩心样品进行压汞实验,绘制毛管压力曲线,观察并总结碎屑岩储层的孔隙大小、孔隙分布、孔隙的分选情况及孔喉结构特征;
S6:基于碎屑岩储层的孔隙度带类型并结合沉积相类型、成岩相类型、孔喉结构特征参数对碎屑岩储层质量的影响,建立碎屑岩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S7:基于步骤S6对碎屑岩储层进行评价分类,将碎屑岩储层划分为N个等级,N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孔隙度分带特征的半定量储层分类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中碎屑岩储层在垂深剖面上划分为M个类型的孔隙度带的方法,具体为:
A1.对碎屑岩储层按照测井解释成果分为油层、油水同层、水层和干层,将这些具有不同流体性质的储层投射到测井孔隙度-深度坐标系,做出测井孔隙度随深部变化的包络面,根据包络面形态突变面即测井孔隙度明显降低的深度界面,将垂向深度分为P个深度区间,P为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
A2.将不同深度区间内具有不同流体性质的储层投射到测井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坐标系中做交会图,找出不同深度区间内具有不同流体性质的储层的测井孔隙度临界阈值和含水饱和度临界阈值;
A3.选取不同深度区间内的油层、油水同层、干层、水层,将油层、油水同层、干层、水层各对应的含水饱和度、测井孔隙度临界阈值连接起来就可获得随深度变化的有效孔隙度下限随深度演化曲线,根据油层、油水同层、干层、水层在该线两侧的分布情况,划分出M个孔隙度带,其中,M为小于或等于5的正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786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