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镀污泥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8061.8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1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宁小飞;董乔红;彭小琦;刘锦红;袁炳发;吉康宁;马密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挺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0 | 分类号: | C02F11/10;C02F11/121;C02F11/143;C02F11/20;C02F1/28;C22B7/00;C22B1/243;C22B1/00;C02F103/16;C02F101/3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污泥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镀污泥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电镀污泥通过挤压的方式控制其含水率为25‑30%;步骤2:将步骤1的电镀污泥、活性炭、无机粘合剂混合并挤压成块;步骤3:将步骤2的块状污泥采用液氮速冻;步骤4:在真空环境下使速冻的块状污泥中的水分气化,得到多孔的块状体;步骤5:将块状体用作污水吸附剂吸附污水中的重金属以及有机物;步骤6:将经步骤5处理后的块状体球磨粉碎得到颗粒料;步骤7:将颗粒料置于1300±100℃的环境下冶炼,得到熔体和炉渣。本发明通过将电镀污泥制成块进行熔炼可得到回收的金属,部分炉渣可回用至污泥制块工序中。本发明属于废物环保处理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物环保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镀污泥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电镀污泥的处理方法现在普遍采用的是填埋法,将电镀污泥制成大块块状体后进行填埋。另外一种方法是将电镀污泥进行熔炼处理,得到金属熔体和熔渣。
不同性质的电镀污泥应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和处置,上述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电镀污泥,由于其燃烧时释放的热量较高,因此可以采用焚烧的方法消除有机质的危害,焚烧过程中污泥产生的能量以及焚烧后的灰渣都可以回收利用,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污泥资源化,使污泥变废为宝。
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少的污泥,可以在机械脱水后采用湿法浸出工艺对其中的有用金属进行回收,浸出后的残渣经过粉煤灰、矿化垃圾等改性处理后进行填埋处置。不论采用哪种方法,最终都可以实现电镀污泥的有效处理与妥当处置。近年来,对电镀行业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处置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很多科研机构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但这些技术目前只有少量应用在工业实践中。
目前固化处理是我国电镀污泥最主要的处理方式,在发达国家则采用更为环保、有效的焚烧法进行处理。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电镀污泥的回收利用必将成为电镀污泥的主要处理方式,但依然面临回收的金属纯度不高,回收工艺复杂,处理成本高,没有形成成熟的工艺技术等问题。回收后的废渣可以使用一些粉煤灰等材料对其改性后进行填埋处置。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如何解决电镀污泥回收利用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以及更彻底、有效地处置回收后的废渣,仍然是研究的重点和主攻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污泥处理方法,本发明通过将电镀污泥制成块,并形成多孔结构,吸附其他污水特别是电镀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后,进行熔炼可得到回收的金属,部分炉渣可回用至污泥制块工序中,同时,在污泥制块的活性炭步进在步骤5中有吸附功能,还可作为步骤7的还原剂,整个工序简单高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镀污泥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电镀污泥通过挤压的方式控制其含水率为25-30%;
步骤2:将步骤1的电镀污泥、活性炭、无机粘合剂混合并挤压成块;
步骤3:将步骤2的块状污泥采用液氮速冻;
步骤4:在真空环境下使速冻的块状污泥中的水分气化,得到多孔的块状体;
步骤5:将块状体用作污水吸附剂吸附污水中的重金属以及有机物;
步骤6:将经步骤5处理后的块状体球磨粉碎得到颗粒料;
步骤7:将颗粒料置于1300±100℃的环境下冶炼,得到熔体和炉渣。
在上述的电镀污泥处理方法中,所述无机粘合剂为水泥或步骤7的炉渣研磨后的粉末。
在上述的电镀污泥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的电镀污泥、活性炭、无机粘合剂的重量比为50-60:5-10:30-45。
在上述的电镀污泥处理方法中,步骤2中,挤压成块后,块状污泥在常温下熟化5-1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挺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挺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80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