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熔盐化学反应快速制备V2 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8258.1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1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曾潮流;刘芮嘉;杨凌旭;刘会军;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C01B32/90 | 分类号: | C01B32/90;H01M4/587;H01M4/62;H01M10/0525;H01M10/05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何耀煌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盐化 反应 快速 制备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熔盐化学反应快速制备V2AlC粉体的方法及其粉体应用,本发明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熔盐歧化的方法制备V2C前驱体;(2)利用V2C前驱体和Al的插层反应合成V2AlC粉体。本发明的两步过程中均无需采用球磨等机械混合,仅需将两种物流搅拌即可,因此具有工艺流程短、效率高等特点。所制备的V2AlC粉体具有合成温度低、纯度高、颗粒尺度小等特点,其可以应用于电池材料中,能有效提高电池的电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V2AlC粉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熔盐化学反应快速制备V2AlC粉体的方法及其粉体应用。
背景技术
V2AlC陶瓷以优异的力学性能、抗腐蚀性、高导电/导热性以及可加工性等成为了MAX相陶瓷的研究热点;其经氟离子水溶液刻蚀所得的二维层状V2C陶瓷具有940mAh·g-1的理论容量,在锂/钠离子电池中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V2AlC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热压烧结法、常压/无压烧结法、高温自蔓延技术、微波烧结法、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法等,合成温度通常为1400~1700℃且保温 3~10h,这些方法既存在设备较复杂,维护困难等问题,又有成本较高、能耗较大、效率低等缺点。此外,用这些方法制备的V2AlC颗粒尺度均为数微米~数十微米,大颗粒尺度的V2AlC会影响经刻蚀后所得产物的电化学性能。因此,探索新的纳米或亚微米级V2AlC陶瓷粉体制备技术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实现的利用熔盐化学反应快速制备V2AlC粉体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工艺简单、效率高和成本低等特点,以及制备的V2AlC粉体具有纯度高、颗粒尺度小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熔盐化学反应快速制备V2AlC粉体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熔盐歧化的方法制备V2C前驱体;
(2)利用V2C前驱体和Al的插层反应合成V2AlC粉体。V2C前驱体和Al 的化学反应中,V2C前驱体中剩余的少量V和VC杂质亦会于碱金属熔盐中继续发生歧化反应而生成V2C;由于高温下熔融的Al和V2C间相比熔盐有更好的润湿性,Al易于粘附于V2C表面并快速插层而生成V2AlC。有效克服了传统一步法制备V2AlC陶瓷粉体合成温度高、时间长,产品粒度粗大等不足,具有合成 V2AlC陶瓷粉体温度低、时间短,易于操作、成本低廉等特点,且所得产物V2AlC 粉体的纯度高,颗粒尺度为亚微米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钒粉和碳粉混合获得第一混合物,无需球磨等机械混合,然后在800℃~ 1100℃、碱金属盐中进行歧化反应以合成V2C前驱体,其中盐和第一混合物的质量比大于或等于1。所述钒粉和碳粉歧化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式1:V(在碱金属熔盐中)→Vj+;
式2:V+Vj+→Vi+;
式3:Vi++C→Vj++Vx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未经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82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谐拉曼光纤激光器
- 下一篇:显示单元、显示组件以及LED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