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织物用环保型高温匀染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8343.8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6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凤;田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文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607 | 分类号: | D06P1/607;D06P1/649;D06P1/673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陈丽萍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环保 高温 匀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学品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织物用环保型高温匀染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次采用精氨酸与环氧乙烷聚合制备出匀染剂母液,然后与尿素、氨基磺酸一锅法制备出最终产品织物用环保型高温匀染剂。原料绿色环保、生产条件更为简便,利于生产。制备出的织物用环保型高温匀染剂不仅绿色环保,且移染性能优异(移染率高达42.6%)。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学品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织物用环保型高温匀染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温匀染剂主要是针对涤纶织物的一种染色助剂,涤纶的基本组成物质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从涤纶分子结构看,缺少能与染料发生结合的活性基团,因此不能用直接采用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等进行染色,只能采用非水溶性的分散染料进行染色。又由于涤纶分子排列得比较紧密,纤维中只存在较小的空隙,在低温条件下,染料分子较难进入到纤维的内部,只有在高温条件下,纤维分子链运动加剧,瞬时间形成较大的空隙,染料分子才能进入到纤维内部。因此,涤纶纤维的染色是采用分散染料在高温条件下(120-130℃)进行的。
目前报道的高温匀染剂虽然染色效果不错,但是大部分都含有苯乙烯酚、苯酚类物质,而苯乙烯酚、苯酚类成份为难降解不环保的物质,属于国际禁用品。CN 102828422 B中公开了一种环保型高温匀染剂的合成方法,制得的环保型高温匀染剂因不含苯乙烯酚、苯酚等不环保的成份,属于环保产品。其虽然原料属于环保产品,且制备出的高温匀染剂的移染性较差。
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织物用环保型高温匀染剂的制备方法,以精氨酸为原料替代油酸,使制备出的高温匀染剂不仅绿色环保,且移染性能优异。
2、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织物用环保型高温匀染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精氨酸和环氧乙烷在四甲基氢氧化铵的催化作用下,在180-190℃下超声反应进行聚合反应1-2h,反应结束后采用醋酸调节pH至6.2-7.0得匀染剂母液;
2)将匀染剂母料与尿素、氨基磺酸,搅拌均匀升温至140-150℃保温反应6-8h,调节pH至中性,降温后过滤制得织物用环保型高温匀染剂。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精氨酸与环氧乙烷的摩尔比为1:3-10;所述四甲基氢氧化铵的加入量为环氧乙烷用量的0.1-0.5%;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匀染剂母料与氨基磺酸的重量比为10-12:1,进一步优选为11∶1;实验结果表明,匀染剂母料与氨基磺酸的重量比越大,制备出的匀染剂匀染效果越好,以匀染剂母料与氨基磺酸的重量比为11:1为宜。
优选的,步骤2)中尿素与匀染剂母料的重量比为2-5∶100;尿素在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在实现催化效果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匀染剂的性能进行合理增减。
3、本发明所产生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首次采用精氨酸与环氧乙烷聚合制备出匀染剂母液,然后与尿素、氨基磺酸一锅法制备出最终产品织物用环保型高温匀染剂。原料绿色环保、生产条件更为简便,利于生产。
(2)本发明制备出的织物用环保型高温匀染剂不仅绿色环保,且移染性能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移染性的测试配方:被测助剂2g/L;浴比20:1;pH值为5,130℃×30min。步骤:将同样规格的涤纶色布、白布放入染杯,在高温高压机上染色。染色后按色布、白布的颜色差异定级。差异越小,移染性越好。移染率(%)={移染布的K/S值/移染原布的K/S值}×100%。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文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文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83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性能稳定的改性氨基硅油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茶叶生长量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