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储层改造候选井的选井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8381.3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3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卢立泽;王贺华;李登金;肖勇;周宗明;付辉;韩炜;巫聪;吕新东;梁力文;黄进腊;邓强;张博宁;谢恩;李辰;刘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朝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驱动 改造 候选 方法 设备 | ||
1.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储层改造候选井的选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构建增产改造潜力井评价模型,利用已改造井数据对所述增产改造潜力井评价模型进行训练,具体过程包括:
步骤S1、增产改造潜力井评价模型包括:目标层、要素层、参数层的层次分析评价结构,目标层为改造效果评价值,要素层包括储集能力参数、流动能力参数、施工评价参数,参数层包括与上述要素层适配的已改造井数据;
步骤S2、实测已改造井数据获得后代入到参数层;
步骤S3、对所述层次分析评价结构各层参数数据进行无因次化处理,优选隶属函数,使用四级评价标准,得到各参数的模糊评价结果;
步骤S4、利用无因次化处理后的参数层参数,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各参数的灰色关联系数;
步骤S5、结合步骤S3中各参数的模糊评价结果和步骤S4中各参数的灰色关联系数,最终得到目标层的改造效果评价值;
步骤B、获取各候选增产改造潜力井的评价参数数据,输入到所述增产改造潜力井评价模型中,得到各候选增产改造潜力井的改造效果评价值,对所述改造效果评价值进行排序,利用所述改造效果评价值预测各候选改造潜力井改造后产能,从而确定各候选增产改造潜力井的优选次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储层改造候选井的选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已改造井数据包括储层有效厚度、孔隙度、自然伽马、返排率、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施工排量、前置液量、携砂液量、支撑剂量;
其中,以储层有效厚度、孔隙度、自然伽马作为参数层的数据集得到储集能力参数,以返排率、渗透率、含油饱和度作为参数层的数据集得到流动能力参数,以施工排量、前置液量、携砂液量、支撑剂量作为参数层的数据集得到施工评价参数,以储集能力参数、流动能力参数、施工评价参数作为要素层的数据集得到改造效果评价值,改造效果评价值作为目标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储层改造候选井的选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31、对所述层次分析评价结构各层参数进行无因次化处理,得到标准化的各层参数;
步骤S32、构建优先关系矩阵,计算各层参数对于各上层参数影响的相对排序权重,得到各层参数的各排序权重;
步骤S33、根据各层参数的各排序权重,从参数层开始逐层向上计算,直至计算至目标层,得到各层参数的参数权重;
步骤S34、利用梯形分布隶属度函数,根据模糊一致矩阵计算各层参数的评价值;
步骤S35、结合各层参数的参数权重和各层参数的评价值,得到各层参数的模糊评价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储层改造候选井的选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2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S321、所述优先关系矩阵通过对对比矩阵P进行优化,从而满足判断一致性要求,所述优先关系矩阵表示该层任意两个参数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建立的优先关系矩阵为
Cij=lgPji,
步骤S322、相对排序权重表示该层参数对上层参数影响的相对排序权重,计算公式为:
将规范为:
其中,Wi=[W1,W2,…,Wn]T表示该层各参数对上层参数的权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储层改造候选井的选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3计算各层参数的参数权重的公式为:
其中,S表示各层参数的参数权重;m表示上一层有m个参数,各参数对应的权重为a1、a2、…、am,n表示本层有n个参数,对上一层每个参数的相对权重为Wj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83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