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8391.7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9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吕威;王凌青;李春宝;冯忠伟;郭广鑫;徐野;肖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联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联通(黑龙江)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2;G06F21/64;G06F16/176;G06F16/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荣甜甜;刘芳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程序 产品 | ||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数据发布终端获取待查看目标数据的目标对象的公钥,以及,所述公钥的签名;其中,所述公钥的签名用于验证所述公钥的合法性;
所述数据发布终端在基于所述公钥的签名对所述公钥的合法性验证通过后,对目标数据中的敏感数据进行编号,并使用可逆加密算法的秘钥对所述敏感数据进行加密;
所述数据发布终端使用所述公钥对所述敏感数据的编号和所述可逆加密算法的秘钥进行加密,得到初始加密的目标数据;
所述数据发布终端为所述初始加密的目标数据添加使用所述数据发布终端的私钥生成的签名,得到加密后的目标数据;其中,所述使用所述数据发布终端的私钥生成的签名用于验证所述加密后的目标数据的合法性;
所述数据发布终端发布所述加密后的目标数据;
数据接收终端获取数据发布终端发布的待目标对象查看的加密后的目标数据;其中,所述加密后的目标数据中包括使用可逆加密算法的秘钥加密的所述目标数据的敏感数据、采用所述目标对象的公钥加密的所述敏感数据的编号和所述可逆加密算法的秘钥、使用所述数据发布终端的私钥生成的签名,以及,未加密的非敏感数据;
所述数据接收终端在基于所述使用所述数据发布终端的私钥生成的签名对所述加密后的目标数据的合法性验证通过后,使用所述公钥对应的私钥对所述敏感数据的编号和所述可逆加密算法的秘钥进行解密,得到所述敏感数据的编号和所述可逆加密算法的秘钥;
所述数据接收终端使用所述可逆加密算法的秘钥对加密的所述目标数据的敏感数据进行解密,获取解密后的所述目标数据的敏感数据;
所述数据接收终端按照所述敏感数据的编号,将解密后的所述目标数据的敏感数据与所述未加密的非敏感数据进行组合,得到解密后的所述目标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发布终端得到初始加密的目标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数据发布终端使用所述公钥替换所述目标数据中所述目标数据所属的对象的标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查看目标数据的目标对象的公钥,以及,所述公钥的签名,包括:
所述数据发布终端向身份验证设备发送秘钥获取请求;其中,所述秘钥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获取用于加密所述目标数据的秘钥,所述秘钥获取请求携带有所述目标对象的标识信息;
所述身份验证设备接收数据发布终端发送的秘钥获取请求;其中,所述秘钥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获取用于加密目标对象的目标数据的秘钥,所述秘钥获取请求携带有所述目标对象的标识信息;
所述身份验证设备验证所述标识信息的合法性;
所述身份验证设备在所述标识信息验证通过后,向所述数据发布终端发送用于对所述目标数据加密的公钥,以及,所述公钥的签名;所述公钥的签名用于验证所述公钥的合法性;
所述数据发布终端接收所述身份验证设备在对所述标识信息验证通过后,返回的所述公钥,以及,所述公钥的签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逆加密算法的秘钥为随机生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标识信息验证通过后,向所述数据发布终端发送用于对所述目标数据加密的公钥,以及,所述公钥的签名,包括:
所述身份验证设备在所述标识信息验证通过后,为所述目标数据生成所述公钥,以及,所述公钥对应的私钥;
所述身份验证设备使用所述身份验证设备的私钥生成所述公钥的签名;
所述身份验证设备向所述数据发布终端发送所述公钥,以及,所述公钥的签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数据发布终端发送用于对所述目标数据加密的所述公钥,以及,所述公钥的签名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身份验证设备发布所述公钥,以及,所述公钥的签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联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联通(黑龙江)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联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联通(黑龙江)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839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含膳食纤维的酱卤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血流重建支架的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