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磁波模式变换消除同频干扰的天线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9050.1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8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詹昌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信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2 | 分类号: | H01Q1/52;H01Q15/24 |
代理公司: | 深圳理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0 | 代理人: | 曹新中;谢莹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磁波 模式 变换 消除 干扰 天线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同频无线干扰方法。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电磁波模式变换消除同频干扰无线及方法,其中消除同频干扰无线,包括在并列放置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将水平极化方向转换为垂直极化方向的模式转换单元。当第一天线辐射的部分电磁能量通过耦合场传输到模式转换结构,电磁波通过模式转换结构后的极化方向从水平扭转为垂直方向。而第二天线工作于水平极化,此时通过模式转换结构后的电磁波极化方向与第二天线极化方向相互正交,第二天线接收到来自第一天线辐射的电磁能量减小,从而减少4G频段和5G频段同频干扰问题。可以广泛适用于带有5G的UIFI、CPE等无线终端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频无线干扰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磁波模式变换消除同频干扰的天线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4G己经商用,5G即将到来的背景下,通信系统对信道容量、误码率、传输速率等都有了更高要求。作为4G/5G的核心技术之一,MIMO技术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布置多根天线,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终端设备或者微基站设备小型化趋势下,MIMO天线同样面临着小型化趋势。与此同时,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运营商通信频段不一致,这也促进MIMO天线的宽带化趋势。因此研究和设计具有紧凑结构的宽带MIMO天线具有实用价值。
5G移动终端都具备4G、5G、通信的功能,而每一代通信标准使用的频率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在同一个终端中布置多部天线或者布置一部能够工作在多个频点的天线。现在5G手机带有的5G频段有部分频段和4G频段重合,而且同时工作,这就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同频干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电磁波模式变换消除同频干扰天线及方法,该基于电磁波模式变换消除同频干扰天线可以在不消耗原来的电磁波能量情形下,改变电磁波的极化方向,减少无线间的干扰,同时提高了原有天线的增益。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磁波模式变换消除同频干扰天线,该基于电磁波模式变换消除同频干扰天线包括并列放置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将水平极化方向转换为垂直极化方向的模式转换单元,该模式转换单元使透射电磁波电场与入射电磁波电场方向相互正交。
进一步地说,所述模式转换单元改变天线极化方向为90度。
进一步地说,所述模式转换单元包括至少一金属转换本体,该金属转换本体分别设有多个金属带,每条金属带依次同一圆周方向分布于金属转换本体周围,且每条金属带之间及设有间隙。
进一步地说,所述金属转换本体呈矩形时,金属转换本体每个顶点分别设有一条金属带,每条金属带至少分布于矩形金属转换本体的两边。
进一步地说,当所述金属转换本体为两个时,该金属转换本体分布于PCB板不同的两个平行面上,且不同平行面上两金属转换本体和多金属带分别通过PCB板上的金属过孔实现电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模式转换单元可以采用的分别分布于PCB板上下两层的金属转换本体,每个金属转换本体四个顶点分别设有金属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电磁波模式变换消除同频干扰方法,该基于电磁波模式变换消除同频干扰方法包括,将第一天线的天线极化方向从水平方向转换为与第二天线水平极化相交的垂直方向。
本发明基于电磁波模式变换消除同频干扰无线及方法,其中消除同频干扰无线,包括并列放置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改变天线极化方向的模式转换单元。使用时,当第一天线辐射的一部分电磁能量通过耦合场传输到模式转换结构,电磁波通过模式转换结构后的极化方式从水平方向扭转为垂直方向。所以第一天线辐射并通过模式转换结构的电磁波电场由水平方向扭转为垂直方向。而第二天线工作于水平极化,此时通过模式转换结构后的电磁波极化方向与第二天线主极化方向相互正交,第二天线接收到来自第一天线辐射的电磁能量有所减小,从而减少4G频段和5G频段同频干扰问题。可以广泛适用于带有5G的UIFI、CPE等无线终端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信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信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90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低频去耦结构及小型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防止聚四氟乙烯管变形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