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硅酸钇晶相钇铝硅酸盐氧氟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9421.6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1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觅堂;郑庆双;张晓伟;张栋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10/16 | 分类号: | C03C10/16;C03B32/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余娜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酸 钇晶相钇铝 硅酸盐 玻璃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硅酸钇晶相钇铝硅酸盐氧氟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各原料组分按比例混合均匀,之后加热至熔融态并恒温,将熔融液体固化成型,保温预设时间后降温处理或直接水淬,得到钇铝硅酸盐玻璃;S2:将钇铝硅酸盐玻璃经第一升温并保温处理后成核,之后经第二升温并保温处理后晶化,冷却,得到钇铝硅酸盐氧氟玻璃陶瓷。根据本发明将Y2O3、Al2O3、SiO2和YF3按照一定的比例熔制成玻璃后,再对玻璃进行析晶热处理,能够短时间内析出大量的Y3Si3O10F晶相,而且制备过程简单,生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陶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氟硅酸钇晶相钇铝硅酸盐氧氟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物基荧光材料被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例如掺杂稀土离子的磷酸盐、硼酸盐、硅酸盐。在这三者之中,硅酸盐基荧光材料因为其极好的热学性能、耐化学稳定性、低成本和高的发光效率最近引起广泛的关注。一些研究者对硅酸钇荧光粉进行了研究,其中Lu等人[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2010,10(3),2152]对Y2Si2O7:Eu3+的结构和光谱特征进行了的研究。对其它一些掺杂光学活性稀土离子的硅酸钇,特别是含氟硅酸钇Y3Si3O10F的光谱性质的研究,是开发新型发光材料的有前景的研究方向。Kyoung Hyuk Jang等人[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2012,536,47]在2012年就对氟硅酸钇(Y3Si3O10F)中掺杂光活性稀土离子(Er3+)后的荧光性能和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
但是目前公开报道的制备Y3Si3O10F晶体的方法只有水热合成法,而且Y3Si3O10F晶体的制备需要在250℃温度(装于反应釜处于一定压力下)长时间加热120小时,制备方法复杂,且耗时较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氟硅酸钇晶相钇铝硅酸盐氧氟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将Y2O3、Al2O3、SiO2和YF3按照一定的比例熔制成玻璃后,再对玻璃进行析晶热处理,能够短时间内析出大量的Y3Si3O10F晶相,而且制备过程简单,生产成本低。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Y3Si3O10F晶相钇铝硅酸盐氧氟玻璃陶瓷,包括:
Y2O325~45质量份、Al2O38~28质量份、SiO225~40质量份以及YF310~30质量份,所述玻璃陶瓷为主晶相或单一晶相,且所述玻璃陶瓷为Y3Si3O10F。
优选的,Y2O325~30质量份、Al2O38~15质量份、SiO225~31质量份以及YF310~24质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94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