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列车横风效应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10009.6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0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孙振旭;王梦莹;姚拴宝;郭迪龙;杨国伟;陈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2 | 分类号: | B61D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列车 效应 控制 装置 | ||
1.一种高速列车横风效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高速列车头车顶部的条带结构组,所述条带结构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列的条带结构,所述条带结构为立方体形状,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条带结构之间具有第一间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高速列车的轴线方向相同,在平行于所述头车顶部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相交;
所述高速列车的侧向力系数为-1.998,所述高速列车的倾覆力矩系数为-0.02,其中侧向力系数与倾覆力矩系数分别为:
式中,Cs为侧向力系数,Cmz为倾覆力矩系数,Sz为参考面积,即所述高速列车轴线方向的横截面面积;H为参考长度,即所述高速列车的车厢高度;Fs为侧向力,Mz为倾覆力矩,ρ为空气来流密度,U为来流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列车横风效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除所述头车以外的其它车厢顶部的条带结构组,安装在除所述头车以外的其它车厢顶部的条带结构组与安装在所述头车顶部的条带结构组的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列车横风效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带结构组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条带结构组之间具有第二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列车横风效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头车顶部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条带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条带结构远离所述头车顶部的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头车顶部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列车横风效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在17.5-150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列车横风效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带结构的材质为金属、陶瓷、或合金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列车横风效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带结构与所述头车顶部为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00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量子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安全性能高的ADDA自动测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