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尾气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0031.0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7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轩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杜芸必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6/00;B01D46/12;B01D53/92;B01D53/76;B01D53/60;B01D53/56;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安利营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尾气 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尾气处理设备,反应主体侧面均连通有进烟管道,进烟管道靠近反应塔的一端连通有除尘机构,除尘机构远离反应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控阀门,反应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烟管道,排烟管道远离反应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雨盖,排烟管道内壁侧面固定连接有排烟装置,反应主体包括处理壳体,处理壳体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富氧蒸汽存储室,富氧蒸汽存储室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输送泵,处理壳体的塔壁内开设有输送槽,输送槽的一端与输送泵连通,本发明涉及船舶尾气处理技术领域。该一种船舶尾气处理设备,达到了加大富氧蒸汽与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接触面积,提高设备处理尾气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尾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船舶数量的增加,船舶废气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环境及生态问题,尤其是高硫、高氮燃料燃烧排放物中的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对环境的影响,和尾气中的可吸入的固定小颗粒对人体的危害,引起了各国海事管理部门及环境保护部门密切关注。
例如中国专利CN105971694A公开了新型船舶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尾气处理部分,尾气处理部分包括控制单元、还原剂供应单元、催化还原单元、微粒捕集单元和温度传感器,催化还原单元与微粒捕集单元通过连通管道连接,且连通管道上设有支路连接所述还原剂供应单元。控制单元分别控制微粒捕集单元、还原剂供应单元、催化还原单元和温度传感器。催化还原单元包括多个可绕转动轴转动的圆柱形的催化还原器,催化还原器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催化还原通道,催化还原通道分为高温催化还原通道、中温催化还原通道以及低温催化还原通道,两两催化还原器之间设有活动式的减压缓冲结构。
现有尾气洗涤装置及方法中,脱硫塔运行阻力较大,脱硫效率较低,脱硫塔体积大,投资成本及占用空间较大,工况适用范围受限,脱硫塔处理尾气时可吸入微小颗粒不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就将其排放到空气中。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尾气处理设备,解决了尾气洗涤装置及方法中,脱硫塔运行阻力较大,脱硫效率较低,脱硫塔体积大,投资成本及占用空间较大,工况适用范围受限,脱硫塔处理尾气时可吸入微小颗粒不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就将其排放到空气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船舶尾气处理设备,包括反应主体,所述反应主体侧面均连通有进烟管道,所述进烟管道靠近反应塔的一端连通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远离反应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控阀门,所述反应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烟管道,所述排烟管道远离反应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雨盖,所述排烟管道内壁侧面固定连接有排烟装置;
所述反应主体包括处理壳体,所述处理壳体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富氧蒸汽存储室,所述富氧蒸汽存储室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输送泵,所述处理壳体的塔壁内开设有输送槽,所述输送槽的一端与输送泵连通,所述输送槽远离输送泵的一端通过软管连通有喷淋装置,富氧蒸汽存储室的顶部设置有排水装置,加大富氧蒸汽与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接触面积,提高设备处理尾气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速度。
优选的,所述进烟管道设置有多组,所述进烟管道远离反应主体的一端通过连接管道与船舶排气管连通,所述排烟装置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富氧蒸汽存储室的一侧通过管道分别与船舶锅炉和供氧装置连通。
优选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簧片,所述簧片的一端设置有移动开关,所述移动开关远离簧片的一侧设置有尾气处理机构,所述尾气处理机构的两端均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簧片远离移动开关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烟口、出烟口,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可以保障设备的运行通畅。
优选的,所述移动开关通过导线与电控阀门电性连接,所述除尘机构的数量与进烟管道的数量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杜芸必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杜芸必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00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