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久性抗菌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0209.1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6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虞晓洁;李金荣;朱建成;丁贤福;冯艳;冯菊;陈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成就针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0/02 | 分类号: | D06M10/02;D06M13/203;D06M13/395;D06M14/00;D06M15/03;D06B3/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奇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93 | 代理人: | 贺心韬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久性 抗菌 针织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久性抗菌针织面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法:
步骤1):织物原料处理;
步骤2):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接枝处理,将步骤1)中处理得到的织物原料浸渍装有到第一处理液的处理容器中,所述处理容器设置有氮气进口、物料出口以及冷凝器,织物在处理容器中进行磁力搅拌,向处理容器中通入氮气,在氮气气氛下加入3-6g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而后将混合物在80-90℃条件下持续搅拌处理5-6小时,反应完成后用丙酮彻底冲洗织物,干燥后待用;
步骤3):壳聚糖接枝处理,采用壳聚糖与步骤2)所得织物上的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单元接枝,将步骤2)中得到的织物浸渍道第二处理液中进行接枝反应,得到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壳聚糖接枝织物,所述第二处理液中包括壳聚糖和DMAC;
步骤4):丙烯酰氯接枝处理,将步骤3)中得到的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壳聚糖接枝织物浸渍到含有丙烯酰氯和二氯甲烷的第三处理液中,反应后得到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壳聚糖-丙烯酰氯接枝织物;
步骤5):1-乙烯基咪唑的接枝处理,将步骤4)中得到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壳聚糖-丙烯酰氯接枝织物浸渍到第四处理液中进行接枝处理,所述第四处理液中包括DMF、1-乙烯基咪唑、偶氮二异丁腈,反应后得到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壳聚糖-丙烯酰氯-1-乙烯基咪唑接枝织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织物原料处理方法为采用丙酮和去离子水洗涤织物并干燥后,将干燥的织物原料在空气气氛下通过低温等离子体设备进行活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处理是将织物原料在120W-180W的功率下进行等离子体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液包括DMF、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液中包括壳聚糖、DMAC、乙酸、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接枝反应条件为将混合物在氮气气氛下于90℃-100℃持续磁力搅拌反应10h-12 h,而后将产品用丙酮洗涤3-5次,并在70℃-80℃下干燥1-2 h,以获得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壳聚糖接枝织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反应条件为将混合物在50-60℃下持续磁力搅拌反应4-6 h,反应完成后,将产品用二氯甲烷洗涤4-5次,并在60℃下干燥3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反应条件为在氮气氛下于80-90℃磁力搅拌24小时,反应完成后,用甲醇水溶液冲洗后干燥,得到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壳聚糖-丙烯酰氯-1-乙烯基咪唑接枝织物。
9.耐久性抗菌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成就针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成就针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020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