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1321.7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5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曹利平;张红;刘洋;支文冰;陈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45/06;A61P9/10;A61K31/616;A61K31/40;A61K38/05;A61K31/138;A61K31/4365;A61K31/44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潇 |
地址: | 71006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冠心病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黄芪、川续断、香附、郁金、川芎、瓜蒌、陈皮、姜半夏、茯苓、浙贝母、丝瓜络、忍冬藤、肉桂和生甘草。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辨证准确,切中病机,患者在经过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病情稳定;能够有效起到稳定冠脉病变,血脂、血压和血糖控制平稳甚至有所下降的技术效果;协助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稳定冠脉斑块,长期服用具有逆转斑块的治疗效果;缓解胸闷气短的症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常见的冠心病治疗方案主要分为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称冠脉搭桥术,CABG),其中药物治疗主要用药包括硝酸酯类药物、抗血栓药物、纤溶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断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和调脂治疗。但是常见的治疗冠心病的药物通常具有长时间服用会出现耐药性、不良反应强烈以及难以和其他药物共用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缓解冠心病临床症状,协助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逆转血管斑块的效果,同时患者可以将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与其他药物长期同服,没有耐药性的问题并且没有不良反应出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黄芪15~30份、川续断9~15份、香附6~12份、郁金10~15份、川芎10~15份、瓜蒌15~30份、陈皮9~12份、姜半夏6~9份、茯苓15~30份、浙贝母10~15份、丝瓜络10~15份、忍冬藤15~30份、肉桂6~9份和生甘草6~9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黄芪15份、川续断15份、香附10份、郁金10份、川芎15份、瓜蒌15份、陈皮10份、姜半夏9份、茯苓15份、浙贝母15份、丝瓜络10份、忍冬藤15份、肉桂6份和生甘草6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原料用水煎煮,取滤液,得到中药组合物。
优选的,所述原料与与水的质量比为(142~243):(1420~243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或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药物的服用方法包括:患者每日服用两次,每次服用200mL,服用时间为患者饭后一小时内服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或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与冠心病治疗药物共用的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冠心病治疗药物包括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施慧达、倍他乐克、培哚普利和氯吡格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13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