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平极化天线及雷达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1452.5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5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涛;何月;李旭阳;武尧晰 | 申请(专利权)人: | 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38;H01Q1/32;G01S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庞红芳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极化 天线 雷达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平极化天线及雷达,其中,水平极化天线包括至少一个单根线阵,所述单根线阵包括一馈线及至少一个阵元,所述阵元包括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包括平行的第一底边和第二底边,所述第一底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底边,所述第一底边连接于所述馈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雷达,包括PCB基板及天线,所述天线设置于所述PCB基板上,所述天线为前述水平极化天线。本发明的水平极化天线可以实现较宽的天线带宽,较小的增益变化,从而实现雷达的稳定探测,对于加工的要求低,降低了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毫米波雷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平极化天线及雷达。
背景技术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是利用安装在车上的各式各样传感器(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单\双目摄像头以及卫星导航),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随时来感应周围的环境,收集数据,进行静态、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并结合导航仪地图数据,进行系统的运算与分析,从而预先让驾驶者察觉到可能发生的危险,有效增加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在各种传感器中,毫米波雷达能分辨识别很小的目标,而且能同时识别多个目标,具有穿透能力强,体积小、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环境感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雷达传感器中,微带平面天线因其便于集成、成本较低的优点得到广泛使用。传统的微带天线阵列结构虽然能提供满足需求的高增益、低副瓣,但是其天线带宽一般较窄,且基于现有的加工方式,天线阵元远离馈线的一侧的两端均会有一定的圆角,该圆角对应相对的EA值,该EA值对天线的谐振频率会产生一定影响,为保证一定的带宽,现有的天线在加工时,要求较高,难度较大,从而导致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平极化天线及雷达,该天线可以实现较宽的天线带宽,较小的增益变化,从而实现雷达的稳定探测,并且对于加工要求较低,降低了加工成本。
一种水平极化天线,包括至少一个单根线阵,所述单根线阵包括一馈线及至少一个阵元,所述阵元包括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包括平行的第一底边和第二底边,所述第一底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底边,所述第一底边连接于所述馈线。
优选地,所述梯形结构的第一底边通过第一矩形结构连接于所述馈线,所述第一矩形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三底边和第四底边,所述第一矩形结构的第三底边与所述馈线连接,所述第一矩形结构的第四底边与所述梯形结构的第一底边连接,且所述第一矩形结构的第四底边的长度与所述梯形结构的第一底边的长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梯形结构的第一底边和第二底边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一矩形结构的第三底边与第四底边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二间距不大于所述第一间距的五分之一。
优选地,所述梯形结构的第二底边设有第二矩形结构,所述第二矩形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五底边和第六底边,所述第二矩形结构的第五底边与所述梯形结构的第二底边连接,且所述第二矩形结构的第五底边的长度与所述梯形结构的第二底边的长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梯形结构的第一底边和第二底边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二矩形结构的第五底边与第六底边之间的间距为第三间距,所述第三间距不大于所述第一间距的五分之一。
优选地,所述梯形结构为等腰梯形结构;和/或;所述梯形结构的两侧腰与所述第二底边之间的夹角均小于90°。
优选地,所述梯形结构中的侧腰与所述第二底边的夹角范围为【60°,85°】。
优选地,所述阵元的数量为多个,且从馈线的中部到两侧,所述阵元的宽度相同或逐渐减小,所述阵元的宽度为在所述馈线的平行方向上,所述梯形结构中两条侧腰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阵元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布于所述馈线的两侧,且位于所述馈线的两侧的阵元交叉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14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通道荧光光纤温度变送器及测温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铁路局信息资源交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