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探地雷达数据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12204.2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8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邓勇军;张中杰;刘斐;杨睿;李运;桂仲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圭目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G01S19/03;G01S19/37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史姣姣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龙***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雷达 数据 定位 方法 | ||
1.一种三维探地雷达数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板状结构的雷达天线板(1),一一对应设置在雷达天线板的两端部的GPS主天线(2)和GPS从天线(3),连接在GPS主天线(2)与GPS从天线(3)之间的双GPS接收机(5),与双GPS接收机(5)和雷达天线板(1)连接、且内置卫星授时模块的FPGA板卡(4),与FPGA板卡(4)连接的可读存储介质(6);所述雷达天线板(1)上设置有等间距的数个雷达天线;
所述三维探地雷达数据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三维探地雷达信号并按固定频率同步获取卫星时间T1j,得到N个通道的雷达数据[D1i,D2i,...,DNi];所述i表示采样序号,其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将采集三维探地雷达信号的当前的采样序号ij一一对应配准卫星时间T1j;
以固定频率采集获取GPS主天线、GPS从天线从雷达天线位置的观测数据和卫星时间T2k,并获取三维探地雷达探测区域内的基准站数据,采用RTK算法获取卫星时间T2k对应的GPS主天线所在的经纬度L2k和三维探地雷达行进航向角θ2k;
对卫星时间T2k、经纬度L2k、行进航向角θ2k、卫星时间T1j和采样序号nj进行插值,在卫星时间T2k的序列中搜索卫星时间T1j所在的时间段节点T2M和时间段节点T2(M+1),以及与时间段节点T2M对应的经纬度L2M[L2MA,L2MB]和时间段节点T2(M+1)对应的经纬度L2(M+1)[L2(M+1)A,L2(M+1)B];
求得卫星时间T1j对应的经纬度L1j[L1jA,L1jB]和三维探地雷达行进航向角θ1j,其表达式为:
求得任一采样序号i对应的GPS主天线所在的Li[LiA,LiB]和三维探地雷达行进航向角θi;
根据GPS主天线与雷达天线的通道横向距离求得任一通道采样序号i时刻位置的经纬度,并获得三维探地雷达数据;
所述求得任一采样序号i对应的GPS主天线所在的Li[LiA,LiB]和三维探地雷达行进航向角θi,包括以下步骤:
从采样序号i=0开始,依次判断采样序号i是否为已配准的具有定位信息的采样序号ij
若是,则
LiA=L1jA
LiB=L1jB
θi=L1j
否则,搜索采样序号i最邻近、且具有定位信息的采样序号iN和采样序号i(N+1);所述采样序号i置于采样序号iN与采样序号i(N+1)之间;
所述采样序号iN对应的经纬度为L1N[L1NA,L1NB]和行进航向角θ1N,所述采样序号i(N+1)对应的经纬度为L1(N+1)[L1(N+1)A,L1(N+1)B]和行进航向角θ1(N+1),求得采样序号i对应的GPS主天线所在的Li[LiA,LiB]和三维探地雷达行进航向角θi,其表达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探地雷达数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GPS主天线与雷达天线的通道横向距离求得任一通道采样序号i时刻位置的经纬度,并获得三维探地雷达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GPS主天线与雷达天线板上的雷达天线的通道横向距离依次为P、P+ΔP、P+2×ΔP、…、P+(n-1)×ΔP;所述P表示与雷达天线板上的第一个通道横向间距;所述ΔP表示相邻通道的间距;n表示通道;
求得任一通道上采样序号i时刻位置的经纬度,其表达式为:
CniA=LiA+(P+(n-1)×ΔP)×cosθi
CniB=LiB+(P+(n-1)×ΔP)×sinθi
将任一通道的任一采样序号时刻位置与数据配准,并获得三维探地雷达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圭目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圭目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22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