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废气燃烧处理装置及有机废气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2649.0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8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付超;冯肖迪;任志恒;孔凡磊;朱凯;王云龙;王乃豪;战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科卓异环境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G5/46;F23G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周宇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废气 燃烧 处理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有机废气燃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燃烧器和换热器;
所述炉体上设置有燃料气进口、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
所述燃烧器设置于所述炉体,所述燃烧器被配置成能够燃烧燃料气并产生高温烟气;
所述炉体被配置成能够使所述高温烟气与有机废气混合并高温氧化分解产生高温分解气;
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炉体内,所述换热器被配置成能够使所述高温分解气与所述有机废气进行热交换,并且使经过热交换以后的所述高温分解气从所述烟气出口排出,经过热交换以后的所述有机废气与所述高温烟气混合后进行高温氧化分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燃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且用于对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有机废气预热;所述第二腔体内用于发生高温氧化分解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废气燃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为管式炉,所述管式炉包括内筒体和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所述燃料气进口、所述废气进口和所述烟气出口;所述内筒体间隔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并将所述炉体内的腔体分成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
所述内筒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腔体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腔体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位置连通;
所述换热器的管程具有高温烟气进口和低温烟气出口,所述第二腔体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位置与所述高温烟气进口连通,所述烟气出口与所述低温烟气出口连通;所述废气进口与所述换热器外的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所述燃料气进口处设置有所述燃烧器,且所述燃烧器被配置成产生的所述高温烟气进入所述第二腔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废气燃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上设置有用于引导高温烟气的烟气罩,所述烟气罩朝向所述第二腔体内延伸,所述烟气罩与所述内筒体之间设置有用于有机废气通过的环形口,所述烟气罩上设置有用于有机废气进入的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废气燃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位于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壳之间,所述第二腔体位于所述内筒体内,所述换热器沿所述第一腔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废气燃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多根换热管和外套筒,所述外套筒位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筒体之间,且将所述第一腔体分隔成靠近所述内筒体的烟气腔体和靠近所述外壳的废气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位置与所述烟气腔体的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位置连通;
所述多根换热管设置于所述废气腔体内,且每根所述换热管均具有所述高温烟气进口和所述低温烟气出口,每个所述高温烟气进口均与所述烟气腔体的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位置连通;
所述废气进口与所述废气腔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废气燃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壁或/和所述外套筒的外壁,且位于所述废气腔体内,所述多根换热管均穿过多个所述折流板。
8.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废气燃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的靠近第二端的位置通过阀门与所述烟气出口直接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废气燃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进口通过外部管路与所述燃料气进口直接连通。
10.一种有机废气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废气燃烧处理装置,所述处理方法包括:
燃料气从所述燃料气进口处进入所述炉体,并通过所述燃烧器燃烧所述燃料气并产生高温烟气;
有机废气从所述废气进口进入所述炉体内,通过所述换热器与所述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然后预热后的所述有机废气与所述高温烟气接触,使所述有机废气高温氧化分解并产生高温分解气;
所述高温分解气通过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有机废气进行热交换,经过所述换热器以后的所述高温烟气以及所述高温分解气通过所述烟气出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科卓异环境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未经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科卓异环境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26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