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的骨连接棒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4181.9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3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史春生;许奎雪;康树靖;史春宝;王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A61F2/30;A61F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56 | 代理人: | 祝妍 |
地址: | 101112 北京市通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接棒 系统 | ||
1.一种3D打印的骨连接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骨连接棒本体,所述骨连接棒本体包括:依次布置的螺纹段一(1)、圆柱段(2)和球面段(5),设置于所述3D打印的骨连接棒本体中心的贯通所述螺纹段一(1)、圆柱段(2)和球面段(5)的贯通孔一(6);
所述3D打印的骨连接棒本体还包括贯通所述螺纹段一(1)和圆柱段(2)的若干个营养孔(7);所述圆柱段(2)包括交替设置的骨小梁区(3)和实体区一(4);若干个所述营养孔(7)环绕所述贯通孔一(6)对称设置,若干个所述营养孔(7)与所述骨小梁区(3)交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的骨连接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段一(1)为与人体皮质骨锁合固定的实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的骨连接棒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骨小梁区(3)的宽度为3-5mm,每个所述实体区一(4)的宽度为3-5mm,所述骨小梁区(3)的孔径为100μm-400μm,且不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的骨连接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孔(7)的数量为4-8个,所述球面段(5)不设置所述营养孔(7),所述营养孔(7)的直径为1-2mm,所述贯通孔一(6)的直径为3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的骨连接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段(2)的中间部分为实体区二(8),所述螺纹段一(1)的直径大于所述圆柱段(2)的直径,所述圆柱段(2)的直径等于所述球面段(5)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的骨连接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的骨连接棒本体的抗压强度与人体皮质骨强度相同,所述3D打印的骨连接棒本体的材质为磷酸三钙或镁白磷钙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的骨连接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的骨连接棒本体还包括用于将所述3D打印的骨连接棒本体拧入骨头的动力槽(9)。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的骨连接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种辅助定位装置,所述辅助定位装置与目标股骨头连接,所述辅助定位装置包括:
前盖(26):所述前盖(26)为月牙状,所述前盖(26)中部固定设有隔板(32),所述前盖(26)与隔板(32)贯穿设有固定孔一(25),所述前盖(26)沿所述固定孔一(25)左右对称设有若干螺纹孔二(27),所述若干螺纹孔二(27)沿所述前盖(26)弧面均布设置,所述螺纹孔二(27)与所述螺纹段(1)螺纹连接;
后壳(28):所述后壳(28)为半圆盖结构,所述后壳(28)内侧上下贯穿设有固定孔二(31),所述固定孔二(31)与所述固定孔一(25)垂直贯通,所述后壳(28)外侧倾斜贯穿设有固定孔三(29),所述后壳(28)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固定孔四(30);
所述前盖(26)与所述后壳(28)固定连接构成辅助定位装置,所辅助定位装置内部设有第一空腔(32),所述第一空腔(32)与目标股骨头契合,通过所述固定孔一(25)、固定孔二(31)、固定孔三(29)和固定孔四(30)与目标股骨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418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