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生物沥滤耦合电极电渗析技术回收电镀污泥中重金属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4333.5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2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勤海;朱佳天;赖夏鹏;孙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19/20;C22B15/00;C22B34/32;C22B2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陈升华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生物 耦合 电极 电渗析 技术 回收 电镀 污泥 重金属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利用生物沥滤耦合电极电渗析技术回收电镀污泥中重金属的装置,包括阴极室和阳极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阴极室和阳极室之间的生物沥滤室,所述的生物沥滤室内设置有搅拌桨和pH测定感应探头;
设置在所述阴极室内第一参比电极和阴极电极;
设置在所述阳极室内第二参比电极和阳极电极;
所述的第一参比电极和第二参比电极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连接;
所述的阴极电极和阳极电极通过导线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沥滤耦合电极电渗析技术回收电镀污泥中重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桨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的搅拌电机安装在所述生物沥滤室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沥滤耦合电极电渗析技术回收电镀污泥中重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H测定感应探头通过导线与显示控制面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沥滤耦合电极电渗析技术回收电镀污泥中重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沥滤室呈圆柱体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沥滤耦合电极电渗析技术回收电镀污泥中重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室内,所述的阴极电极相对于所述第一参比电极更靠近所述生物沥滤室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沥滤耦合电极电渗析技术回收电镀污泥中重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室内,所述的阳极电极相对于所述第二参比电极更靠近所述生物沥滤室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沥滤耦合电极电渗析技术回收电镀污泥中重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极室与生物沥滤室相连处在中间进行开孔,形成阳离子膜孔;
阳离子膜覆盖所述阳离子膜孔并夹于所述阴极室与生物沥滤室相连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沥滤耦合电极电渗析技术回收电镀污泥中重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室与生物沥滤室相连处在中间进行开孔,形成阴离子膜孔;
阴离子膜覆盖所述阴离子膜孔并夹于所述阳极室与生物沥滤室相连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沥滤耦合电极电渗析技术回收电镀污泥中重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极室上设有阴极室取样孔,所述的生物沥滤室上设有沥滤室取样孔,所述的阳极室上设有阳极室取样孔。
10.一种利用生物沥滤耦合电极电渗析技术回收电镀污泥中重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利用生物沥滤耦合电极电渗析技术回收电镀污泥中重金属的装置,该方法包括:
1)于阴极室内放置相应阴极液,于阳极室内放置阳极液,于生物沥滤室放置培养基进行氧化亚铁硫杆菌及氧化硫硫杆菌培养,电镀污泥置于生物沥滤室中,通过搅拌桨保持氧气浓度并保持污泥浓度均匀,培养菌种以及沥滤过程中pH测定感应探头实时测定生物沥滤室的pH并呈现于显示控制面板,作为实验标志指标之一;
2)阴极电极、阳极电极与外接电源相连接,并设定稳定外接电压,以外加电压作为驱动力,利用电渗析技术使生物沥滤室中的重金属发生迁移,阴离子通过阴离子膜迁移至阳极室,阳离子通过阳离子膜迁移至阴极室,在阴极室调节阴极液pH,实现重金属的沉降与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433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