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书包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4414.5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6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唐智川;李光耀;刘明;赵静雯;于海洋;王才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迈吉丽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F3/04 | 分类号: | A45F3/04;A45C13/00;A61H1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杜放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递铺街道安吉经济开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智能 书包 | ||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书包,包括盛放包(1)、设于盛放包(1)上方的收纳盒(2)、设于盛放包(1)前方的吹风箱(4)、设于吹风箱(4)上方的控制结构(3)、设于吹风箱(4)内部的第一动力结构(6)、设于吹风箱(4)内部的第二动力结构(7)、连接于第二动力结构(7)的按摩结构(8)、连接在吹风箱(4)上的背带(5)、设在收纳盒(2)内并配于控制结构(3)的软挡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箱(4)内部还设有多个加热杆(42);所述第二动力结构(7)包括第二电机(71)、连接于第二电机(71)的第六转轴(72)、连接于第六转轴(72)的十字板(73)、设于十字板(73)上的齿轮轴(74)、设于齿轮轴(74)上的扇叶(75)、连接于吹风箱(4)的内齿轮(76)、连接于第六转轴(72)的连杆(77)、连接于连杆(77)的第一杆件(78)、连接于第一杆件(78)的第三板件(7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箱(4)内设有第一腔体(41);所述加热杆(42)设于第一腔体(41)中;所述第一腔体(41)的边缘设有第一板件(43);所述第一板件(43)上设有第一通气孔(431);所述第一板件(43)上设有第二箱体(44)和第二板件(45);所述按摩结构(8)设在第二箱体(44)中;所述按摩结构(8)包括设于第二箱体(44)中的第三箱体(80)、设于第三箱体(80)中的第一带轮(81)、第二带轮(82)、第三带轮(83)、第四带轮(84)、绕于第二带轮(82)和第四带轮(84)上的第一平带(85)、绕于第一带轮(81)和第三带轮(83)上的第二平带(86)、设在第三箱体(80)一侧的盖板(801);所述第一带轮(81)、第二带轮(82)、第三带轮(83)、第四带轮(84)设在第六转轴(72)上、所述第六转轴(72)有控制结构(3)个、一个连接于第二电机(71)并与第一带轮(81)和第二带轮(82)相连、另外两个穿过第二箱体(44)和第三箱体(80)连接在第三带轮(83)和第四带轮(84)上;所述按摩结构(8)还包括按摩块(87)、设于按摩块(87)和盖板(801)之间的弹簧(88);所述的三个第六转轴(72)穿过第二滑槽(793)、第一板件(43)、第二箱体(44)、吹风箱(40)、盖板(801)连接在按摩块(8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转轴(72)上设有第二通气孔(721);所述连接于第三带轮(83)和第四带轮(84)的第六转轴(72)贯穿盖板(801)、第三箱体(80)、第二箱体(44)、第一板件(43)并与第一腔体(41)的空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3)包括设于第一动力结构(6)上的第一箱体(31)、设于第一箱体(31)侧面的第四板件(311)、连接于第一箱体(31)的第一转轴(32)、连接于第一转轴(32)的第五带轮(321)、连接于第一箱体(31)的第二转轴(33)、连接于第二转轴(33)的第六带轮(331)、连接与第一箱体(31)的第三转轴(34)、连接于第三转轴(34)的第七带轮(341)、连接于第一箱体(31)的第四转轴(35)、连接于第四转轴(35)的第八带轮(351)、设于第一箱体(31)上的第二腔体(312)、设于第六带轮(331)上的卷轮(36)、绕在卷轮(36)上的绳子(361);所述软挡板(9)设在第七带轮(341)和第六带轮(331)之间,搭在第五带轮(321)和第八带轮(35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结构(6)上方设有第一电机(61)、第一电机(61)上设有第五转轴(62)、第一电机(61)上还设有第二杆件(611)、第一电机(61)上方连接有套筒(63)、套筒(63)内设有螺旋孔(631);所述第二杆件(611)与螺旋孔(631)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迈吉丽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迈吉丽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441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用工作船智能辅助靠泊系统
- 下一篇:水中VOCs检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