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慧海绵城市的智能防内涝分洪系统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14427.2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4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瀚能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2;E03F3/04;E03F5/14;E03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邵娟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慧 海绵 城市 智能 内涝 分洪 系统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智慧海绵城市的智能防内涝分洪系统装置,包括进水管(1)和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5)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两个进水管(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堵塞机构(3)、第一分流机构(4)、排水管(5)、除污机构(7)、U型管(8)、第二分流机构(9)和固定网管(10);
所述进水管(1)的顶部安装有固定网管(10),所述进水管(1)的顶部一体连接有第二安装板(24),所述固定网管(10)的底部一体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3),所述第一安装板(23)和第二安装板(24)的顶部均等距开设有竖直方向的螺丝孔,且第一安装板(23)和第二安装板(24)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网管(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盖(11),且固定网管(10)和进水管(1)内部的 连通腔内设置有防堵塞机构(3);
所述进水管(1)的外侧均连接有防堵分支管(2),且防堵分支管(2)内位于进水管(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分流机构(4),所述防堵分支管(2)的端部与排水管(5)连接,所述排水管(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出水口(6),且排水管(5)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除去排水管(5)内部水流中污泥的除污机构(7),所述除污机构(7)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出水口(42),所述排水管(5)位于除污机构(7)一端的外侧连接有U型管(8),且U型管(8)的端部与第一出水口(42)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口(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35),且固定管(35)的外侧连接有出水管(36);
所述固定盖(11)的顶部设置有锥形槽,且锥形槽内安装有太阳能膜(12),所述固定盖(11)的顶部中心开设有进水口(13),所述固定盖(11)内安装有蓄电池(16),所述固定盖(11)位于固定网管(10)内部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撑筒(14),且支撑筒(14)的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进水口(13)与支撑筒(14)内部连通,所述支撑筒(14)的外侧等距安装有刷杆(15),且支撑筒(14)外侧位于刷杆(15)的外部等距设置有喷水口(20);
所述支撑筒(14)的底部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固定杆(21),且固定杆(21)的外侧安装有扇叶(22),所述固定杆(21)的低端固定有清洁刷(27),所述进水管(1)内设置有滤水板(25),所述清洁刷(27)与滤水板(25)的表面接触,所述第一安装板(23)位于进水管(1)内部的一段对称固定有立杆(26),且立杆(26)的端部与滤水板(25)固定;
所述第一分流机构(4)和第二分流机构(9)均包括U型架(29)、滑杆(30)、封堵板(31)、支撑弹簧(32)和密封垫(33),所述进水管(1)外侧位于防堵分支管(2)内部及排水管(5)外侧位于U型管(8)内均开设有连通口(28),所述进水管(1)及排水管(5)外侧位于连通口(28)外部对称固定有U型架(29),且U型架(29)的表面开设有连通孔,所述U型架(29)的连通孔内滑动连接有滑杆(30),所述滑杆(30)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板,且滑杆(30)的另一端固定有封堵板(31),所述封堵板(31)配合连接在连通口(28)外部,所述滑杆(30)外侧位于U型架(29)和封堵板(31)之间套设有支撑弹簧(32),且支撑弹簧(32)的两端分别与封堵板(31)及U型架(29)固定连接,所述封堵板(31)位于连通口(28)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垫(33),且密封垫(33)贴合连接在连通口(28)的外部;
所述除污机构(7)包括储污槽(39)、安装盖(40)、进水端(41)、第一出水口(42)、第一过滤网板(43)、隔板(44)、第二过滤网板(45)、齿圈(46)和排污口(17),所述储污槽(3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盖(40),所述储污槽(39)的对应两侧壁的顶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端(41)和出水端,所述进水端(41)与排水管(5)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盖(40)位于储污槽(39)内部的一侧固定有隔板(44),且隔板(44)的高度小于储污槽(39)的高度,所述隔板(44)一侧壁及储污槽(39)的一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板(43),且隔板(44)及储污槽(39)一侧内壁的第一过滤网板(43)之间交错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板(43)的端部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板(43)位于进水端(41)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瀚能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瀚能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442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式清洗堰板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碱可溶性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