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用现场桩孔内清土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15035.8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6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姚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非 |
主分类号: | E02D13/08 | 分类号: | E02D13/08;E02D17/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4 | 代理人: | 杜忠福 |
地址: | 277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现场 桩孔内清土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现场桩孔内清土机,包括底座和清土机构,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支撑管的侧壁上转动贯穿设有第一传动机构,支撑管内滑动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升降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的下端设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竖杆,清土机构固定设置于竖杆的下端,清土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实机构,支撑管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平板,水平板上转动贯穿设有第二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与移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机构与升降机构固定连接本发明在进行清土的同时,还能对桩孔的内壁进行压实,避免桩孔内壁泥土坍塌,此外,还便于将清理出来的泥土转运至周边的空地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现场桩孔内清土机。
背景技术
桩头浇筑是房屋、桥梁等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基础任务,在复杂恶劣的工地上,污泥常常被工地用水或雨水冲入桩孔,从面而影响桩孔内的正常灌注,必须把桩孔内的污泥清理出来,否则直接桩头质量得不到保证。
现有的桩孔在清理时,不能对桩孔的内壁进行压实,容易出现坍塌的现象,此外,在清理出来的泥土不便于转运至周围的空地了,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现场桩孔内清土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现场桩孔内清土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用现场桩孔内清土机,包括底座和清土机构,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侧壁上转动贯穿设有第一传动机构,所述支撑管内滑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下端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清土机构固定设置于竖杆的下端,所述清土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实机构,所述支撑管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平板,所述水平板上转动贯穿设有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移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升降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传动机构相匹配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贯穿支撑管侧壁设置的蜗杆,所述蜗杆与升降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支撑管内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螺纹贯穿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上同轴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和蜗杆啮合,所述升降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横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与第二传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位于支撑管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上端设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内滑动设有推动板,所述第一连接管内滑动设有与之相匹配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推动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与驱动机构相匹配,所述压实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清土机构上端的连接有多根连接杆,多根所述连接杆的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套设于竖杆的外侧,所述环形板的环形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环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实板,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压实板和环形板的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管的左右两端侧壁上均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位于蜗轮的上方,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设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一滑块,两块所述第一滑块分别与升降板的作用两端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横板下方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螺纹贯穿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一端与第二滑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转动贯穿第二滑槽的另一端侧壁设置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竖杆的上端与第二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滑动贯穿水平板设置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上滑动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转动套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非,未经姚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50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油箱的安装加热装置
- 下一篇:音频均衡方法、耳机电路和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