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复合板对接焊缝焊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5490.8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8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厉栋;马顺忠;曾臻;王传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京沪重工有限公司;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2 | 分类号: | B23K9/02;B23K9/16;B23K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复合板 对接 焊缝 焊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复合板对接焊缝焊接方法,它涉及桥梁建造技术领域。不锈钢复合板具有基层、过渡层和不锈钢复合层,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焊接区域范围、焊前清理、对焊接坡口进行焊接:焊接坡口焊接时,焊接坡口分为八层次焊缝,对应于基层的焊缝为一层焊缝到四层焊缝,对应于过渡层的焊缝为五层焊缝和六层焊缝,对应于不锈钢复合层的焊缝为七层焊缝和八层焊缝,焊接时只用药芯焊丝气保焊或用药芯焊丝气保焊和埋弧焊。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两个不锈钢复合板对接的焊缝焊接时,将两个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端均做切边处理形成焊接坡口,焊接坡口分为八个层次,各层次采用不同焊接条件,确保焊接牢度,不易出现焊接裂纹等缺陷,提高焊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复合板对接焊缝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建造中,大桥下桥面中间部位材质为Q370qD+316L不锈钢复合钢板,板厚为16+3mm,16mm为Q370qD基层,3mm为316L复合层,两个不锈钢复合板需要通过焊接进行对接,对接的焊缝焊接时,焊丝特别是不锈钢药芯焊丝应密封保管,当天剩余焊丝应返回仓库置于密封袋中保存,受潮药芯焊丝严禁用于不锈钢复合板焊接,药芯焊丝受潮后再使用易出现气孔等缺陷。
现有技术中,两个不锈钢复合板对接的焊缝焊接时,焊接牢固不够,不能确保使用时的强度,尤其是过渡层之间的焊接,过渡层的焊接是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的重点,该部位容易出现焊接裂纹等缺陷,影响使用寿命。需要提供一种不锈钢复合板对接焊缝焊接方法,以提高焊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锈钢复合板对接焊缝焊接方法,能够解决不锈钢复合板对接的焊缝焊接时焊接牢度不够、过渡层的焊接易出现焊接裂纹、焊接质量差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不锈钢复合板具有基层、过渡层和不锈钢复合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焊接区域范围:焊接前,先确定焊接区域范围,将需进行焊接的两个不锈钢复合板对接,对接时,两个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端均做切边处理,焊接端切为倾斜面,两个不锈钢复合板焊接端之间形成焊接坡口,两个不锈钢复合板的基层底部之间距离为5-6mm,两个不锈钢复合板焊接端焊接坡口的倾斜面之间的夹角为39-40°;
S2、焊前清理:对两个不锈钢复合板的待焊表面以及焊接坡口边缘两侧各30mm范围进行焊前清理;
S3、对焊接坡口进行焊接:焊接坡口焊接时,将焊接坡口分为八层次焊缝,对应于基层的焊缝由下往上依次为一层焊缝、二层焊缝、三层焊缝和四层焊缝,对应于过渡层的焊缝为五层焊缝和六层焊缝,五层焊缝和六层焊缝分别对应于两个不锈钢复合板的过渡层,且五层焊缝和六层焊缝的中间位置进行堆叠,对应于不锈钢复合层的焊缝为七层焊缝和八层焊缝,七层焊缝和八层焊缝分别对应于两个不锈钢复合板的不锈钢复合层,且七层焊缝和八层焊缝的中间位置进行堆叠,焊接时只用药芯焊丝气保焊或用药芯焊丝气保焊和埋弧焊,用药芯焊丝气保焊和埋弧焊时,三层焊缝和四层焊缝通过埋弧焊进行焊接,其它层焊缝通过CO2药芯焊丝气保焊进行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八层次焊缝焊接时,每层焊缝焊接完成后,需除去焊渣、飞溅和毛刺再进行下一层焊缝的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一层焊缝通过CO2药芯焊丝气保焊的焊接条件为:焊丝直径为1.2mm,保护气体流量为20-25L/min,电流为240-260A,电压为30-34V,焊接速度为20-25cm/min;
二层焊缝、三层焊缝、四层焊缝通过CO2药芯焊丝气保焊的焊接条件为:焊丝直径为1.2mm,保护气体流量为20-25L/min,电流为240-260A,电压为30-34V,焊接速度为30-35cm/min;
三层焊缝、四层焊缝通过埋弧焊进行焊接条件为:焊丝直径为5.0mm,电流为630-650A,电压为28-32V,焊接速度为28-32m/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京沪重工有限公司;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京沪重工有限公司;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54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