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片盖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15555.9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0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钟秀文;张旭;陈泽彬;曹浪;祝媛;袁中直;刘金成;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3 | 分类号: | H01M4/1393;H01M4/133;H01M10/052;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16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片盖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片盖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将锂电池中的玻璃纤维盖膜替换为碳片盖膜,一方面,碳片盖膜具有良好的硬度和可裁切性能,可以满足锂电池电芯对不同盖膜形状的要求,可以解决玻璃纤维盖膜因质地较软造成的扎翻、脱落和变形等问题,有利于阻隔不同电芯中碳球正极与锂片负极的接触,避免电芯内部短路对电芯使用寿命及长期可靠性的影响,另一方面,碳片盖膜中加入了催化剂,增强了盖膜的还原活性,可以让盖膜参与至锂电池反应的过程中,作为活性物质还原的场所,使得活性物质能够在碳片盖膜上还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包类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片盖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碳包类锂电池,例如碳包类锂亚硫酰氯电池,是以金属锂为负极,以碳包为正极,以亚硫酰氯为无机电解液的锂原电池,这种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和使用寿命长(可达10年以上)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军事及工业设备中。
现有碳包类锂电池一般采用实心碳包,并采用针式集流体,即在实心碳包中央插入集流针集流。如图1所示,碳包类锂电池由壳体1、正极集流体4、锂片2、底膜6、边膜3、碳包10、盖膜5、盖组7和玻璃绝缘子8组成,在壳体1内依次叠放着锂片2、边膜3、碳包10和正极集流体4,正极集流体4横截面为圆形,正极集流体4上还设置有镍网9,镍网9的下部呈梯形。壳体1的下端设置底膜6,碳包10的上部设置盖膜5,边膜3、底膜6和盖膜5均由玻璃纤维制成,壳体1的上端设置盖组7,盖组7的中央设置玻璃绝缘子8,正极集流体4穿过盖膜5和玻璃绝缘子8的中央伸出壳体1。
然而,碳包类锂电池的盖膜主要使用玻璃纤维作为主要材料,由于玻璃纤维盖膜质地软,极易发生镍针插入造成的盖膜扎翻、在使用过程中振动电芯造成的盖膜脱离、在放电过程中碳包膨胀将隔膜顶起等问题。此外,容量型锂电池的正极使用的大部分是碳球正极,碳球正极因为上述现象往往会从盖膜边缘位置漏出,接触负极锂片,形成电芯内部短路,造成容量快速损耗,大大减短了电芯的使用寿命。
针对盖膜的材质,现有技术也公开了一些技术方案。例如CN207217665U公开了一种耐热型隔膜锂电池,其中隔膜包括无机材料层,所述无机材料层两侧表面还设有聚乙烯层,所述无机材料层的微孔孔径为30-120nm,内层的聚乙烯层微孔孔径为50-100nm,外层的聚乙烯层微孔孔径为50-120nm。CN105720235A公开了一种正极、其制备方法及采用该正极的锂电池,其中隔膜为玻璃纤维布、陶瓷、石棉或无纺布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然而,有关盖膜的材质均为绝缘材料,仅仅起到封闭绝缘的作用。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开发一种新型的盖膜及其制备方法,不仅可以解决盖膜因质地较软造成的扎翻、脱落和变形等问题,进而防止了正极材料泄漏造成的短路问题,还可以让盖膜参与至锂电池反应的过程中,作为活性物质还原的场所。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片盖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采用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一种具有良好的硬度、可裁切性能和还原活性的碳片盖膜,并替换掉锂电池中的玻璃纤维盖膜,不仅可以解决盖膜因质地较软造成的扎翻、脱落和变形等问题,进而防止了正极材料泄漏造成的短路问题,还可以让盖膜参与至锂电池反应的过程中,作为活性物质还原的场所。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碳片盖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碳材料、催化剂、粘结剂和溶剂混合均匀并捏合,得到浆料;
(2)将步骤(1)得到的浆料依次进行挤出和裁切处理得到碳片盖膜粗品;
(3)将步骤(2)得到的碳片盖膜粗品依次进行烘干和起纤,得到碳片盖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55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工设备的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有防飞墨机构的凹印印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