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域分布的十二导联可穿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5736.1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3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潜;谢红英;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南医学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256 | 分类号: | A61B5/256;A61B5/273;A61B5/282;A61B5/321;A61B5/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邹飞艳 |
地址: | 341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域 分布 十二 导联可 穿戴 设备 | ||
1.一种基于区域分布的十二导联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衣(1)、电极片(2)、气囊(3)、通气管、进气结构(4)、排气结构(5);所述气囊(3)嵌入所述上衣(1)靠近人体的一侧;所述电极片(2),用于与肌肤接触采集人体生物电信号,与在所述气囊(3)靠近人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通气管串连所述进气结构(4)、所述气囊(3)以及所述排气结构(5);所述气囊上(3)表面设置有凹陷,所述电极片(2)嵌入所述凹陷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域分布的十二导联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3)具有第一气囊区(31)、第二气囊区(32)、第三气囊区(33)、第四气囊区(34)、第五气囊区(35)以及第六气囊区(36),所述第一气囊区(31)、第二气囊区(32)、第三气囊区(33)、第四气囊区(34)、第五气囊区(35)以及第六气囊区(36)各自的区域独立,通过所述通气管串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域分布的十二导联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3)远离所述电极片(2)的一侧具有底板(37),所述底板(37)由塑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域分布的十二导联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结构(4)与所述上衣(1)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结构(4)包括充气软壳(41)、进气口(42)、单向阀(43)以及第一连接孔(44);所述充气软壳(41)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进气口(42)设置在所述充气软壳(41)上,所述第一连接孔(44)设置在所述充气软壳(41)靠近所述上衣(1)的一端,所述单向阀(43)设置在所述充气软壳(41)内,与所述第一连接孔(44)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孔(44)与所述连接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域分布的十二导联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43)用于阻隔所述连接管方向的气体向所述单向阀(43)一侧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域分布的十二导联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软壳(41)由弹性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域分布的十二导联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5)包括排气壳体(51)、移动活塞件、排气通道(52)、排气孔(53)以及第二连接孔(54);所述排气壳体(51)内部设置有活塞腔体(55),所述移动活塞件设置在所述活塞腔体(55)内;所述排气通道(52)设置在所述排气壳体(51)上,其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活塞腔体(55)轴线方向两端的侧壁;所述第二连接孔(54)设置在所述排气壳体(51)远离所述移动活塞件的一端,与所述通气管连接;所述排气孔(53)设置在所述排气壳体(51)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孔(54)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区域分布的十二导联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活塞件包括活塞部(61)和按压部(62),所述活塞部(61)设置在所述活塞腔体(55)内,所述按压部(62)设置所述排气壳体(51)外,穿过所述排气壳体(51)与所述活塞部(61)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区域分布的十二导联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5)还包括回位弹簧(71)和限位环(72),所述限位环(72)与所述活塞腔体(55)的侧壁固定连接,位于所述排气通道(52)的两端之间,所述回位弹簧(7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活塞部(61)和所述限位环(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南医学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赣南医学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57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