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业务优先级的无线异构网络多链路数据分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16347.0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2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承印;刘超;马乐;王玉亭;包正睿;宫皓泉;李颖;王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北京中电飞华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10 | 分类号: | H04W28/10;H04W28/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业务 优先级 无线 网络 路数 分流 方法 | ||
一种基于业务优先级的无线异构网络多链路数据分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多模终端设备检测可接入网络集合,并获取相应信道的参数;b.对传输数据进行业务分类,并计算对应业务的数据量大小;c.当单一网络无法满足业务传输需求时,根据业务对网络属性的需求及各网络信道参数选择m个网络及相应的数据分流策略,并根据分流策略把业务数据拆分成m段不同大小的数据包;d.将数据包分派给相应的网络;e.核心网络收到数据包后进行重组,完成数据的传输。本发明根据不同的电力业务对网络的不同需求及各网络信道参数,动态调整数据包大小并分配给不同的网络,可提高无线数据传输效率、稳定性和数据吞吐量,进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以及系统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多链路数据分流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业务的多样化、海量终端的接入,电力通信网络越来越复杂,不同业务的QoS 要求不同,一些电力业务需求更大的带宽、更低的延时,传统的电力无线专网已无法满足业务需求。为了满足业务需求,Wi-Fi,UWB,WiMAX,3G,4G、5G等多种新兴无线网络技术为目前的电力通信网络提供了多种选择方式。由于现阶段的无线网络大多就有异构特性,并且能够提供多种业务服务,能够提供高质量、海量数据的业务传输,“专网+公网”组网形成电力异构网络,且采用多网络并行接入方法可有效地提高网络容量和数据传输速率,并能够为用户提供高效、快捷的网络服务。而现阶段能够用来进行多网络并行接入的网络传输方法并不多。
现有的多链路并行传输方法更多考虑的是系统效用,而电力业务具有差异性,不同的业务优先级对网络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例如网络时延、带宽、误码率、成本等等,因此现有的多链路并行传输方法往往不能满足电力业务数据的传输要求。数据分流是多链路并行传输的重要环节,因此寻求一种适应不同电力业务要求的数据分流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基于业务优先级的无线异构网络多链路数据分流方法,以适应不同电力业务数据的传输要求。
本发明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基于业务优先级的无线异构网络多链路数据分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多模终端设备UE检测可接入网络集合,并获取相应信道的参数,包括带宽、时延、误码率;
b.UE对传输数据进行业务分类,确定业务的带宽需求、延时需求和误码率需求,并计算对应业务的数据量大小;
c.当单一网络无法满足业务传输需求时,根据该类业务对网络属性的需求及各网络的信道参数选择m个网络及相应的数据分流策略,并根据选择的分流策略把业务数据拆分成m段不同大小的数据包,每段数据包与选择的一个网络相对应;
d.将数据包分派给相应的网络,使m段数据包并行传输;
e.核心网络收到数据包后进行重组,完成电力业务数据的传输。
上述基于业务优先级的无线异构网络多链路数据分流方法,UE对传输数据进行业务分类时,将数据划分成高优先级业务和低优先级业务,高优先级业务是要求低时延和高带宽的业务,低优先级业务是要求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业务。
上述基于业务优先级的无线异构网络多链路数据分流方法,对于高优先级业务,把业务数据拆分成m段数据包的具体方法如下:
①设高优先级业务的带宽需求为Bh,延时需求为Th;
②获取高优先级业务的总数据量大小Dh;
③选出带宽从高到低的前m个网络,记为Nj′,j=1,2,3…,m,并满足其中Bj为网络j的带宽,j=1,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北京中电飞华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北京中电飞华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63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