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道床力学质量状态检测系统及捣固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6827.7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9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高亮;肖一雄;石顺伟;蔡小培;肖宏;侯博文;徐萌;王向宁;韩易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床 力学 质量 状态 检测 系统 捣固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床力学质量状态检测系统,包括起道架、拨道轮、第一液压系统;拨道轮设置在起道架的下部,第一液压系统用于通过起道架给拨道轮施加垂向压力;还包括第一位移传感器组,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组用于测量道床垂向位移。本发明通过对现有捣固车进行改进,实现在捣固作业过程中对道床力学质量状态的实时检测,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可用于后期实时指导大机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养护技术领域,属于一种道床力学质量状态检测系统及捣固车。
背景技术
我国铁路中占比最大的轨道结构为有砟轨道。有砟轨道目前适用于绝大多数运营条件,有着弹性好、噪声小、可调节性好、易于施工等优势。
然而,在列车荷载作用下,有砟道床会发生脏污、沉降等劣化现象,致使有砟轨道几何形位改变,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大型养路机械作业是调整轨道几何形位,改善道床弹性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大机作业多是基于经验进行安排,对不同的线路采用相同的大机作业模式,而不同线路道床力学质量状态差异较大,无法与捣固作业参数相对应,致使大机捣固作业效果欠佳。
目前现场用于检测道床质量状态的手段仍以人力操作为主,即通过人力操作液压加力设备,配合位移检测设备实现道床的质量状态检测,而主要反映道床质量状态的有道床抗横向、垂向变形能力的测试。上述检测道床质量状态的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测试手段复杂、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1)道床抗垂向变形能力的检测:
在测试道床抗垂向变形能力时,需要拆除扣件,使钢轨和轨枕分离,并安装装置以抓卡住钢轨,同时还需对钢轨、轨枕安装千斤顶和位移计,通过千斤顶的作用反力对轨枕施加向下力,从而测得轨枕的受力-位移曲线,其中拆除和安装扣件耗费大量时间,整个过程需要10分钟以上,因而可测试的范围很小。
(2)道床抗横向变形能力的检测:
在测试道床抗横向变形能力时,需要拆除扣件,使钢轨和轨枕分离,同时还需要对每根轨枕装设千斤顶和位移计,其中拆除和安装扣件耗费大量时间,导致测量一根轨枕至少需要10分钟以上,因而在有限的天窗时间内,可以进行的测试的范围很小。
2.测试数据不具有时效性
无论是道床抗垂向变形能力还是道床抗横向变形能力的测量,由于其测试费时费力,往往在时间上都是零散测试,而测试后,在线路的正常运营下,道床力学性能又会发生新的变化,因而其所测数据同后续大机养护维修时的道床力学状态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便反映了该数据缺乏时效性。
基于上述问题的考虑,非常有必要对不同线路采用有针对性的大机作业模式,以改善养护维修效果,而如何在大机作业前探明道床质量状态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床力学质量状态检测系统,通过对现有捣固车进行改进,实现在捣固作业过程中对道床力学质量状态的实时检测,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可用于后期实时指导大机作业。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道床力学质量状态检测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
包括起道架、拨道轮、第一液压系统;
拨道轮设置在起道架的下部,第一液压系统用于通过起道架给拨道轮施加垂向压力;
还包括第一位移传感器组,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组用于测量道床垂向位移。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液压系统、第二位移传感器组,第二液压系统用于给拨道轮施加横向力,第二位移传感器组用于测量道床横向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68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