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采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16863.3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8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康健;王超;李社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壹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19/00 | 分类号: | F21S19/00;F21V19/00;F21V29/503;F21V29/56;F21V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采光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下采光系统,连接于地下室的顶板上,其包括采光透气组件,采光透气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顶板上的安装筒和采光筒,安装筒内安装有照明灯,照明灯的侧壁与安装筒的筒壁间隙配合。采光筒位于安装筒的一侧并穿设于顶板上;安装筒与采光筒之间设置有导热管,导热管包括螺旋管段、吸热管段以及用于连通螺旋管段和吸热管段形成循环回路的中间管段,螺旋管段长度方向的中部缠绕并贴合于采光筒的外侧壁上,吸热管段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位于照明灯顶端与安装筒内壁顶端之间,吸热管段的两端位于安装筒外。导热管内还填充有导热液,中间管段上还设置有用于向导热液提供动力的动力源。本申请具有减少地下结构闷热的概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地下结构采光通风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采光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超高层通常会在地下建造地下室,而地下室通常采光性能较差,为满足地下室的正常使用,通常会在地下室的顶板上增设照明灯具。
常见照明灯具通常为LED照明灯,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102305362B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LED筒灯。其包括灯体、LED发光模组及电源模组,灯体包括筒体、盖板及散热体。
由于地下室特殊的采光环境,照明灯具通常需要长时间的使用,而在长时间的使用下,照明灯照明所产生的热量将散发至地下室内,易使地下室变得闷热,降低地下室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地下结构的舒适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采光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下采光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采光系统,连接于地下室的顶板上,其包括采光透气组件,所述采光透气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顶板上的安装筒和采光筒,所述安装筒内安装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的顶端低于安装筒的内壁顶端,所述照明灯的侧壁与安装筒的筒壁间隙配合;所述采光筒位于安装筒的一侧并穿设于顶板上;所述安装筒与采光筒之间设置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包括螺旋管段、吸热管段以及用于连通螺旋管段和吸热管段形成循环回路的中间管段,所述螺旋管段长度方向的中部缠绕并贴合于采光筒的外侧壁上,所述吸热管段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位于照明灯顶端与安装筒内壁顶端之间,所述吸热管段的两端位于安装筒外;所述导热管内还填充有导热液,所述中间管段上还设置有用于向导热液提供动力的动力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照明灯在使用时所产生的热量将排放到安装筒与照明灯之间。导热管的螺旋管段将热量传递给导热液,在通过动力源驱动导热液流动,从而将带有热量的导热液通过中间管段运输至螺旋管段,在通过螺旋管段将导热液内的热量传递给采光筒,然后再通过中间管段循环回到吸热管段内。导热液内的热量传递给采光筒内时,将令采光筒内的空气受热而向上移动,最终通过采光筒离开地下室,从而将照明灯运作时产生的热量排出地下室的室外,减少地下室室内出现闷热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采光筒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覆缠绕于采光筒上螺旋管段;所述中间管段上均套设且固定连接有保温管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能够分隔顶板和采光筒,减少采光筒内的热量传递给顶板,导致顶板温度不一致的概率,从而减少顶板出现裂缝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吸热管段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吸热翅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热翅片能够增大吸热管段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吸热翅片能够提高吸热管段对集热空腔热量吸收作用。
可选的,所述螺旋管段的横截面一侧呈贴合采光筒外侧壁的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圆管桩的横截面,能够增大螺旋管段与采光筒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螺旋管段将内部热量传递给采光筒的路径。
可选的,所述采光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向采光筒内部聚光的聚光板,所述采光筒的顶端侧壁开设有出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壹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壹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68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氮化铁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轴联动传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