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重装空投系统的引导伞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17282.1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0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閤霞;余凤华;张鹍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7/68 | 分类号: | B64D17/6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昕 |
地址: | 441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重装 空投 系统 引导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重装空投系统的引导伞,梯形织物块在周向和径向紧密排布并固定连接,形成圆形伞衣,伞衣的径向上均匀布设有辐射加强带,外圆周设置有成形结构带,且从中心到外圆周间隔设置有多个圆周加强带;伞衣与辐射加强带、成形结构带、圆周加强带形成柔性框架结构;辐射加强带位于圆周加强带之间的区域开设有剪口,通过剪口形成结构透气量;伞绳的一端缝制到成形结构带上,另一端组合形成伞绳环,中心绳的一端绳环连接到引导伞的伞顶,另一端绳环连接到伞绳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结构透气方式减小引导伞的开伞动载,提高可靠性、稳定性和充气性能,解决了由于结构透气量大造成的工作失效问题和重量增加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引导伞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用于重装空投系统的引导伞。
背景技术
对于重装空投系统来说,将大面积降落伞系统进行组合使用(群伞)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空投系统重量的增加,群伞的面积和数量也会相应增加。
降落伞系统中,群伞的启动,离不开引导伞。引导伞提拉群伞伞顶,伞衣充气张满的过程中,引导伞产生气动阻力防止大面积主伞塌顶,提高主伞充气的一致性。作为群伞系统的引导伞,该降落伞是启动群伞系统工作、提高群开伞一致性、提高群伞效率和可靠性的关键组成。该级降落伞是重装空投系统的第二级降落伞,由第一级降落伞(即牵引伞)启动。
由于重装空投系统的空投发展向高海拔,大速度,大吨位发展,不同工况的空投系统对该级降落伞提出更高要求,包括强度、阻力特征和重量等方面,并且,要控制该级降落伞的开伞动载,避免造成启动主伞过程中的失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重装空投系统的引导伞,以实现改善引导伞的开伞性能,在减小开伞动载的同时,不降低阻力系数;为重型装备的群伞系统提供可靠的第二级降落伞。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重装空投系统的引导伞,包括:梯形织物块9、辐射加强带2、成形结构带3、圆周加强带4,伞绳、中心绳8;
其中,所述梯形织物块9在周向和径向紧密排布并固定连接,形成圆形伞衣1,所述伞衣1的径向上均匀布设有辐射加强带2,伞衣1外圆周设置有成形结构带3,且伞衣1从中心到外圆周间隔设置有多个圆周加强带4;所述伞衣1与所述辐射加强带2、成形结构带3、圆周加强带4形成柔性框架结构;所述辐射加强带2位于圆周加强带4之间的区域开设有剪口,通过所述剪口形成结构透气量;
所述伞绳的一端缝制到成形结构带3上,另一端组合形成伞绳环,所述中心绳8的一端绳环连接到引导伞的伞顶,另一端绳环连接到所述伞绳环。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用于重装空投系统的引导伞中,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辐射加强带2与所述成形结构带3的多组底边支撑结构11;
每个辐射加强带2通过一组底边支撑结构11连接到成形结构带3上,每组所述底边支撑结构11包括多个支撑带11a,且每组所述底边支撑结构11的多个支撑带11a的一端连接到同一个辐射加强带2上,另一端以等间隔分布形式分别连接到成形结构带3上。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用于重装空投系统的引导伞中,所述伞绳设置为:由依次连接的连接带7、主伞绳6和辅助伞绳5形成的整体结构;
所述连接带7的一端与伞绳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多个主伞绳6的底端连接,每个主伞绳6的顶端连接一组辅助伞绳5,每组辅助伞绳5中的辅伞绳数量与每组底边支撑结构11中支撑带11a的数量相同,且所述辅助伞绳5按照预设规律缝制在成形结构带3上,使伞衣1底边向外拉伸。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用于重装空投系统的引导伞中,每组底边支撑结构11具有等间隔设置的4个支撑带11a,与每个主伞绳6连接的每组辅助伞绳5中具有4个辅伞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72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