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酸性砷、铅、镉复合污染的稻田土壤的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7308.2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2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于冰冰;袁学韬;陈勃伟;刘兴宇;张明江;王建雷;徐政;刘美林;高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张晶;王淳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酸性 复合 污染 稻田 土壤 治理 方法 | ||
1.一种针对酸性砷、铅、镉复合污染的稻田土壤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稻插秧前田间放水,按100~300kg/亩向水稻田施加土壤调理剂,并进行深旋耕作业,确保水稻田土壤与土壤调理剂充分混匀,然后灌水;
2)在水稻分蘖期或施加土壤调理剂3~7天后向水稻田施加微肥,微肥施加量为2.5~10kg/亩,可直接施入或与用肥料混合施入土壤,施肥2天后保持淹水;
3)在水稻生长至分蘖盛期和抽穗期前各喷施一次叶面阻隔剂,两次喷施时间间隔5~7天,每亩每次喷施200~500g,喷施前叶面阻隔剂按20:1~50:1质量比加水稀释;
4)水稻孕穗至乳熟期保持田间淹水状态,淹水高度固定在距表土5~15cm之间,一直保持到水稻收获前7天,自然落干田;
其中,该土壤调理剂为:按照质量百分比将白云石粉5%~20%、石灰石粉或贝壳粉10%~40%、轻烧重质氧化镁20%~40%、钠基膨润土5%~20%、硅酸钠1%~5%、草炭土0%~5%、腐殖酸0%~5%,使用时将上述成分混合均匀,然后过100~300目筛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步骤1)在施加土壤调理剂前进行晒田3-5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肥为铁肥、硅肥、硒肥或锌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肥为硫酸亚铁、硫酸铁、尿素铁络合物或黄腐酸二胺铁;所述硅肥为硅酸钠、硅酸钾、过二硅酸钠或偏硅酸钠;所述硒肥为硒化钠或硒化钾;所述锌肥为七水硫酸锌、一水硫酸锌、氧化锌、氯化锌、含锌玻璃肥料,木质素磺酸锌、环烷酸锌乳剂或螯合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微肥为过10~40目筛的粉剂或颗粒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喷施的方式为无人机喷施或人工喷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叶面阻隔剂为含硅植物营养液、含硒植物营养液、含锌和锰的植物营养液、含铁植物营养液、或含硫和植物调节剂的植物营养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73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