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热能存储的通信基站热管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8161.9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2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丁玉龙;戴思源;赵彦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尔文热能技术有限公司;丁玉龙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4Q1/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吴庭祥 |
地址: | 英国伯明翰市皇家***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热能 存储 通信 基站 管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热能存储的通信基站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单元(200)、制冷剂循环单元(201)、储冷单元(202)和控制单元(203);
所述通风单元(200)与制冷剂循环单元(201)和储冷单元(202)连接,用于给通信基站供应新风,调节通信基站中空气的湿度和洁净度,为基站提供湿度和洁净度适宜的空气,同时在环境温度较低时提供自然冷源;
所述制冷剂循环单元(201)与通风单元(200)和储冷单元(202)连接,通过电制冷和热化学制冷对制冷剂进行冷却,为储冷单元(202)提供冷能来源;
所述储冷单元(202)与制冷剂循环单元(201)和通风单元(200)连接,用于储存冷能,当基站室内有较高供冷需求时,以及处于平段和高峰电价区间时,为基站提供高峰冷能需求;
所述控制单元(203)分别与通风单元(200)、制冷剂循环单元(201)、储冷单元(202)信号连接,通过监控基站室内外温度和湿度以及是否处于低谷用电期间,对通风单元(200)、制冷剂循环单元(201)和储冷单元(202)进行控制,选择最优供冷模式对基站进行供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能存储的通信基站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单元(200)包括新风入口(1)、过滤器(2)、第一三通阀(3)、加湿器(4)、除湿器(5)、再热器(6)、鼓风机(7)、第二三通阀(104)、第三三通阀(105)、第四三通阀(102)、循环风入口(10)、循环风出口(8)、循环风入口(10)和新风出口(11);
所述新风入口(1)与过滤器(2)相连,作用为引入外部新风;
所述过滤器(2)与第一三通阀(3)连接;
所述第一三通阀(3)、加湿器(4)、除湿器(5)、第二三通阀(104)、第三三通阀(105)、再热器(6)、鼓风机(7)、循环风出口(8)、循环风入口(10)和第四三通阀(102)通过一循环管路依次连接;
基站室内(9)的一端连接循环风出口(8),通过循环风出口(8)向基站室内(9)鼓入冷风;基站室内(9)的另一端连接循环风入口(10),将基站室内(9)出来的空气通过第四三通阀(102)重新引入该循环管路中;
所述第二三通阀(104)和第三三通阀(105)之间,连接制冷剂循环单元(201) 和储冷单元(202),从新风入口(1)引入的新风,经第二三通阀(104)进入制冷剂循环单元(201)和储冷单元(202)进行降温处理,然后通过第三三通阀(105)重新进入通风单元(200),对基站室内(9)进行降温;
所述第四三通阀(102)与新风出口(11)连接,通过新风出口(11)将基站室内(9)出来的热空气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热能存储的通信基站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冷单元(202)包括第一相变储能装置(13)、第二相变储能装置(103)、第三相变储能装置(16)和热化学装置(22);
所述第一相变储能装置(13)一端与制冷剂循环单元(201)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三通阀(105)与再热器(6)相连;
所述第二相变储能装置(103)、第三相变储能装置(16)和热化学装置(22)与制冷剂循环单元(201)连接,通过制冷剂循环单元(201)进行冷能的补充以及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尔文热能技术有限公司;丁玉龙,未经开尔文热能技术有限公司;丁玉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81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固态电池
- 下一篇:一种掉电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