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去毛刺的切边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8868.X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8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马广兴;刘桂平;梁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广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祁云珊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刺 切边 模具 | ||
1.一种可去毛刺的切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切边上模组件(1),其包括:上模仁(12)及设于所述上模仁(12)外周的上模刀(13);以及
与所述切边上模组件(1)相对设置的切边下模组件(2),所述切边下模组件(2)包括:下模仁(22)及设于所述下模仁(22)旁侧的冲孔切边模组(24);
其中,所述上模仁(12)与所述下模仁(22)之间限定出用于放置工件(3)的型腔;
所述切边上模组件(1)还包括:去毛刺组件(14),所述去毛刺组件(14)设于所述切边模刀(13)上方,且所述去毛刺组件(14)贯穿所述上模仁(12);
所述切边上模组件(1)及所述切边下模组件(2)沿竖直方向合模时,所述上模刀(13)及所述冲孔切边模组(24)产生纵向位移,以对工件进行切料,所述冲孔切边模组(24)同时还对工件进行冲孔,所述去毛刺组件(14)在产生纵向位移的同时产生横向位移,以对工件进行去毛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去毛刺的切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毛刺组件(14)包括:第一去毛刺模组(141)、第二去毛刺模组(142)及第三去毛刺模组(143),所述第一去毛刺模组(141)、所述第二去毛刺模组(142)及所述第三去毛刺模组(143)从左到右依次设置;
所述切边上模组件(1)及所述切边下模组件(2)沿竖直方向合模时,所述第一去毛刺模组(141)、所述第二去毛刺模组(142)及所述第三去毛刺模组(143)在产生纵向位移的同时产生横向位移,以分别对工件的不同区域进行去毛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去毛刺的切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去毛刺模组(141)包括:导向块(1411),其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其固接于所述上模刀(13)的顶端;以及
至少两个的冲杆(1412),每个所述冲杆(1412)均设于所述导向块(1411)内部;
其中,所述导向块(1411)内部开设有至少两个贯穿上下两端的导向孔(14111),每个所述冲杆(1412)可活动的设于相应一个所述导向孔(14111)内,且所述冲杆(1412)沿所述导向孔(14111)的延伸方向向下延伸出所述导向孔(141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去毛刺的切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14111)倾斜设置,且所述导向孔(1411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所述夹角α大小为60°~8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去毛刺的切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1411)的顶端固接于盖板(1414),每个所述冲杆(1412)与所述盖板(1414)之间均设有缓冲弹簧(141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去毛刺的切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边上模组件(1)还包括:上模座(11),所述上模座(11)通过连接块(15)与所述上模刀(13)固定连接;
所述切边下模组件(2)还包括:下模座(21)及垫板(23);
所述垫板(23)固接于所述下模座(21)的上方,所述冲孔切边模组(24)可活动的设于所述垫板(23)上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去毛刺的切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切边模组(24)包括:冲孔驱动器(241),其通过L型固定座(242)固接于所述下模座(21)的侧端;
下模刀(243),其与所述冲孔驱动器(24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以及
至少两个冲头(244),每个所述冲头(244)均固接于所述下模刀(243)的侧端;
所述冲孔驱动器(242)驱动所述冲头(244)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以对工件(3)进行冲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广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广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886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