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明洞桥台一体化抗震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9049.7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7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方钱宝;康力;黄树强;龚亚军;陈思宇;焦康杰;黄春;傅军;杨刚;张晓强;王小浪;王桐;张体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贵阳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4 | 分类号: | E02D27/14;E02D27/32;E02D29/16;E02D31/08;E01D19/02;E01F7/04;E21D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550005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台 一体化 抗震 结构 | ||
一种明洞桥台一体化抗震结构,可以有效接长并有较好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包括明洞衬砌结构和桥台结构,所述桥台结构由桩基础和固结在其顶端的U型承台结构构成,桥梁结构的前端支撑在U型承台结构的槽底,U型承台结构两侧承台立臂与明洞衬砌结构两侧明洞侧壁竖向相对,承台立臂对明洞侧壁形成竖向支撑,且设置有横向限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主体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明洞桥台一体化抗震结构。
背景技术
在山区铁路设计中,为满足总体布置要求,很多隧道洞门设置在地形较为陡窄,靠山侧较高陡,有坍塌或危岩落石的地段,此时通常将隧道明洞接长以保护下部桥梁结构。
在上述地形高陡有落石风险的地段,隧道明洞衬砌结构一般在桥台两侧设桩基托梁进行接长。
设计施工阶段,因受到桩身悬臂端高度的限制,明洞衬砌结构很难接长到理想位置。明洞桩基托梁结构与桥台结构间距较小,且因地形缘故,施工场地条件一般较差,极容易造成明洞桩基结构与桥梁结构的相互干扰,故对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法有较高的要求。
后期运营时,因为明洞与桥台下部基础结构分别施做,结构整体性较差,易产生不均匀变形,造成结构间相对位移,产生较大安全隐患。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明洞衬砌结构将产生并传递较大水平弯矩,将对桩基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整体性较强,施工简单,不传递弯矩至基础,并能有效接长的明洞结构,是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明洞桥台一体化抗震结构,可以有效接长并有较好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明洞桥台一体化抗震结构,包括明洞衬砌结构和桥台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桥台结构由桩基础和固结在其顶端的U型承台结构构成,桥梁结构的前端支撑在U型承台结构的槽底,U型承台结构两侧承台立臂与明洞衬砌结构两侧明洞侧壁竖向相对,承台立臂对明洞侧壁形成竖向支撑,且设置有横向限位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弥补了传统保护桥梁的明洞衬砌结构整体性较差,施工相互干扰较大等缺点,桥隧一体,不传递弯矩至基础,有效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施工简单,并能有效接长明洞保护桥梁。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六幅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明洞桥台一体化抗震结构实施例1的断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局部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明洞桥台一体化抗震结构实施例2的断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局部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明洞桥台一体化抗震结构实施例3的断面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局部的放大图。
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明洞衬砌结构10、明洞侧壁11、回填土石层12、隔水层13、桥梁结构20、U型承台结构30、桩基础31、防脱挡块32、支座33、防脱锁链34、柔性防腐垫层35、铰接扣件3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贵阳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贵阳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90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线互耦校准配置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Web应用的字体裁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