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计算机零件用防遗漏和受力一致的抗摔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9726.5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6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潍濡旭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计算机 零件 遗漏 一致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针对计算机零件用防遗漏和受力一致的抗摔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利用底座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和稳定,通过挡板、定位筋条、棘轮、转盘和输送管的配合使用,使得在进行抗摔试验时,可以将计算机硬件单个进行输送,避免在进行检测时出现遗漏,从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通过固定板、转杆、小齿轮和移动板的配合使用,使得将输送后的计算机零件自动进行冲击,且每次进行冲击时受力均匀,从而减少试验过程中的误差,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圆盘和限位套的配合使用,使得零件的单个运输和等力进行冲击两个步骤进行联动,从而增加整个装置的联动性,使得操作更加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针对计算机零件用防遗漏和受力一致的抗摔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为了提高计算机的性能,针对于计算机的零件的出厂检测至关重要。其中在进行检测时,抗摔性能是其中重要的检测环节之一,但是现有的检测装置功能较为单一。一方面,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零件通过传送装置进行传送时堆积在检测口,无法保证单独的进行输送,从而导致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遗漏,后续零件出现问题会对计算机的使用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客户的体验感较差。另一方面,在进行抗摔检测时,每个零件进行抗摔检测时通常从高空冲击进行检测,但是每次进行冲击时的受力无法进行控制,故存在差异,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计算机零件用防遗漏和受力一致的抗摔检测装置,具备避免遗漏和受力均一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计算机零件进行抗摔试验时无法保证受力均一和可能出现遗漏的问题,保证了使用该装置进行操作时可以单独进行零件的输送,避免遗漏,保证每个零件均可进行试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并且保证检测时受力均一,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使得操作更加的智能。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避免遗漏和受力均一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对计算机零件用防遗漏和受力一致的抗摔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利用底座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和稳定,所述底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利用固定板对移动板的移动进行限位,固定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杆,利用转杆的运动带动小齿轮同步进行运动,转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小齿轮,利用小齿轮的旋转带动移动板同步进行移动,小齿轮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设置为倒T形,且在移动板的右端设置有橡胶锤,利用移动板的移动带动橡胶锤将计算机硬件自动往右侧进行冲击,底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圆盘,圆盘的左侧活动连接有限位套,限位套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挡板,挡板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定位筋条,定位筋条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棘轮,棘轮的背面活动连接有转盘,支撑座的上方活动连接有输送管。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表面设置有四个限位杆,四个限位杆的规格一致,且以转盘的中心点为参照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定位筋条的尺寸与棘轮的尺寸相互适配,且定位筋条的表面设置有弹簧,且定位筋条与挡板之间通过拉绳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盘设置有两个,两个圆盘之间通过皮带活动连接,两个圆盘的规格一致,且以限位套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且圆盘的表面设置有摆杆。
优选的,所述限位套的表面开设有斜槽,且该斜槽的尺寸与圆盘表面设置的摆杆尺寸相互适配。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表面开设有圆形齿牙,且该齿牙的尺寸与小齿轮的尺寸相互适配,且小齿轮的表面设置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表面开设有滑槽,且该滑槽的尺寸与小齿轮表面设置的固定块尺寸相适配,同时移动板的中央设置有凸块,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且该滑槽的尺寸与凸块的尺寸相互适配。
(二)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计算机零件用防遗漏和受力一致的抗摔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潍濡旭商贸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潍濡旭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97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斜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谐振器的刻蚀终点检测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