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透快速开模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0220.6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8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宋书征;孙志强;丁鹏;李英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8;C08G18/32;C08G18/10;C08K5/134;C08K5/5435;C08K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赵真真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聚氨酯 弹性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透快速开模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氨酯弹性体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高透快速开模聚氨酯弹性体,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A组分:包括聚醚多元醇A、增塑剂、抗老化剂、偶联剂、催化剂;B组分:为以二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B为原料,反应得到的异氰酸根质量含量为3%~25%的预聚物;本发明所述的高透快速开模聚氨酯弹性体,其具有透明度高、硬度范围宽、与基材粘接性高、开模速度快且无需高温硫化的高透高耐黄变的优点,可以应用于多种领域;本发明同时提供了简单易行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透快速开模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氨酯弹性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氨酯弹性体是一类在分子主链中含有较多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的聚合物,是典型的嵌段共聚高分子材料。通常以聚醚或聚酯多元醇、异氰酸酯、扩链剂、交联剂、催化剂及少量助剂为原料进行加聚反应而制得,是一种介于橡胶和塑料之间的高分子聚合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和伸长率,同时硬度范围广,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粘接性能、耐磨性能、回弹、耐曲挠及耐油、耐低温、耐臭氧老化等性能。
聚氨酯弹性体在高透、高耐黄变材料领域的使用量越来越大,但仍存在硬度可调范围窄、开模时间长、偏向于高硬度且高透与高耐黄变不佳、及高透低硬度配方存在开模更慢且需要高温100℃左右后硫化10h以上等问题,存在工艺复杂及能量浪费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书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透快速开模聚氨酯弹性体,其具有透明度高、硬度范围宽、与基材粘接性高、开模速度快且无需高温硫化的高透高耐黄变的优点,可以应用于多种领域;本发明同时提供了简单易行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高透快速开模聚氨酯弹性体,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
A组分:包括聚醚多元醇A、增塑剂、抗老化剂、偶联剂、催化剂;
B组分:为以二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B为原料,反应得到的异氰酸根质量含量为3%~25%的预聚物;
所述聚醚多元醇A数均分子量为100~6000,官能度为2、3或4,优选为3或4。
所述聚醚多元醇B数均分子量为300~5000,官能度为2或3,优选为2。
优选的,A组分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聚醚多元醇A 75.45%~96.7%、增塑剂1%~20%、抗老化剂0.5%~2%、偶联剂0.5%~1.5%、催化剂0.3%~1.05%。
优选的,增塑剂为对苯二甲酸二辛酯、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或1,2-环己二羧酸二(异壬基)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抗老化剂为UV-531、770、UV-2、UV-1、1010、245或1076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偶联剂为KH-550、KH-560、KH-580或KH-590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KH-560。
优选的,催化剂为二乙酸二丁基锡、醋酸苯汞、脂肪族催化剂DBU或异辛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脂肪族催化剂DBU。
优选的,B组分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
二异氰酸酯 20~76.5%,
聚醚多元醇B 23.5~80%。
优选的,聚醚多元醇B的水分含量控制在0.05%以下。
优选的,二异氰酸酯为IPDI、H12MDI或HDI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高透快速开模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02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灭火功能的电力供电设备
- 下一篇:搓纸轮用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