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火服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0673.9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0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崔红;高秀丽;王春霞;高大伟;姚亚亚;施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D03D1/00 | 分类号: | D03D1/00;D03D11/00;D03D13/00;D03D15/233;D03D15/283;D03D15/513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董存壁 |
地址: | 2246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火 面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火服面料,由表层、中层和里层构成,表层和里层分别连接在中层的上下两面;表层、中层、里层均为平纹组织,均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表层为阻燃面料,经纱和纬纱选自芳纶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对苯撑苯并双口恶唑纤维、聚苯并咪唑或聚酰亚胺纤维;中层为隔热面料,经纱和纬纱选自芳纶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对苯撑苯并双口恶唑纤维、聚苯并咪唑或聚酰亚胺纤维;里层为舒适层,经纱选自芳纶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对苯撑苯并双口恶唑纤维、聚苯并咪唑或聚酰亚胺纤维中的一种,里层的纬纱为羊绒纱线。本发明选用高性能纤维作为经纬纱原料,使得面料的阻燃和耐高温的性能更突出,并且采用了三层织物设计,大大减轻了织物的重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火服面料。
背景技术
防火服是保护消防员安全和开展救援作业的重要装备。消防人员在救援及灭火过程中常常使用水枪等因素而面临高温、高湿的环境,作为消防人员在靠近火焰区受到强辐射热侵害进行灭火救援时所穿着的防火服,要求必须具备良好的阻燃性、防水性和耐高温性,还要尽可能的轻便。传统防火服通常采用四个层次结构,比较厚重。,
本发明采用三层面料设计,旨在改变防火服传统结构,减轻防火服总体重量,并进一步提高阻燃性、耐高温性和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防火服比较厚重的问题,提供一种防火服面料,减轻织物重量,并且提高织物的阻燃性、耐高温性和舒适性。
技术方案
一种防火服面料,由表层、中层和里层构成,表层和里层分别连接在中层的上下两面;
表层、中层、里层均为平纹组织,均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
所述表层为阻燃面料,经纱和纬纱选自芳纶纤维、聚苯硫醚纤维(PPS)、聚对苯撑苯并双口恶唑纤维(PBO)、聚苯并咪唑(PBI)或聚酰亚胺纤维(PI);所述中层为隔热面料,中层的经纱和纬纱选自芳纶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对苯撑苯并双口恶唑纤维、聚苯并咪唑或聚酰亚胺纤维;所述里层为舒适层,里层的经纱选自芳纶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对苯撑苯并双口恶唑纤维、聚苯并咪唑或聚酰亚胺纤维中的一种,里层的纬纱为羊绒纱线。表、中层面料的设计具有阻燃和隔热的功能性效果,减少由高温给人们带来的干扰和危害,里层的设计使得三层面料在阻燃隔热的同时手感相对舒适柔软,不仅能减少平时使用明火以及高温所产生的危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能大大增加纺织品的附加值。
进一步,所述表层和中层的经纱和纬纱均为聚酰亚胺纤维,里层的经纱为聚酰亚胺纤维,纬纱为羊绒纱线。聚酰亚胺纤维的极限氧指数一般为44,具有耐高低温特性、阻燃性,不熔滴,离火自熄以及极佳的隔温性。羊绒的极限氧指数为24%~26%,与强火接触会着火,但火源移走后,燃烧或阴燃时间不长,而且燃烧的同时不会发生熔融或滴落。
进一步,所述表层经纱密度、纬纱密度、厚度、克重分别为115~125根/10cm、110~120根/10cm、0.6~1.0mm,105~120g/m2。
进一步,所述中层经纱密度、纬纱密度、厚度、克重分别为115~125根/10cm、110~120根/10cm、0.6~1.0mm,110~120g/m2。
进一步,所述里层经纱密度、纬纱密度、厚度、克重分别为115~125根/10cm、110~116根/10cm、0.6~1.0mm,105~115g/m2。
上述防火服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整经:
整经所用仪器为整经板,整经板上有错开排列的四根绞棒,把纱线的一端固定于最边上的绞棒上,并在四根绞棒之间形成“8”字形,重复直至所需经纱根数为止;
(2)穿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06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