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接触钝化太阳能电池金属接触的复合膜结构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621299.4 申请日: 2020-12-31
公开(公告)号: CN112542520B 公开(公告)日: 2022-08-05
发明(设计)人: 赵俊霞;刘松民;吕俊;王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 三江学院
主分类号: H01L31/0224 分类号: H01L31/0224;H01L31/0216;H01L31/0236;H01L31/06;H01L31/18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钱超
地址: 210012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改善 接触 钝化 太阳能电池 金属 复合 膜结构 制备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改善接触钝化太阳能电池金属接触的复合膜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第一步,对n型晶体硅(1)进行清洗和碱制绒:在碱溶液中,去除硅片的损伤层,并对硅片进行制绒,所述的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温度为40℃-85℃,pH值为8-11,浓度为1-3wt%,制绒后在硅片双面形成1μm-8μm的金字塔绒面;

第二步,在硅片正面制备发射极:所述的正面发射极采用BBr3或者BCl3作为硼源,高温低压扩散形成,在硅片正面形成p+发射极,方阻控制在70~100Ω/sq;

第三步,边缘刻蚀:采用链式酸刻蚀设备,采用硝酸与氢氟酸刻蚀硅片背面与边缘的PN结进行酸刻蚀,刻蚀的深度控制在3μm;

第四步,采用LPCVD在电池背面生长一层隧穿氧化层(2):所述的隧穿氧化层(2)的厚度为1~2nm,采用退火炉通入氧气制备;

第五步,采用LPCVD方式在电池背面沉积原位掺磷非晶硅薄膜:所述的掺磷非晶硅薄膜的厚度控制在20~50nm,采用LPCVD方式在500~600℃的温度下通入硅烷与磷烷制备;

第六步,采用湿化学的方式将LPCVD产生的绕镀非晶硅刻蚀干净:所述的湿化学的方式为采用链式单面刻蚀设备,先采用HF溶液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再采用KOH溶液将绕镀在硅片正面的掺磷非晶硅薄膜刻蚀去除;

第七步,对电池片进行退火,使掺磷非晶硅薄膜中的非晶硅晶化成多晶硅,形成掺磷多晶硅薄膜(3):退火温度控制在800~1000℃,退火时间控制在10~30分钟;

第八步,正面通过管式2合一设备沉积氧化铝钝化层与氮化硅减反射膜:所述的管式2合1设备为现有的商业化的管式氧化铝与氮化硅2合一PECVD设备,氧化铝的厚度控制在2~8nm,氮化硅的厚度控制在60~90nm;

第九步,背面通过PECVD设备沉积氮化硅减反射膜(4):采用管式PECVD的方式在电池片背面沉积一层氮化硅钝化层即氮化硅减反射膜(4),厚度控制在60~100nm;

第十步,采用无损开孔激光在氮化硅减反射膜(4)上进行图形化无损激光开孔:所述的无损开孔激光为紫外皮秒激光,激光功率为30~60W,激光能量分布为平顶光;

第十一步,采用ALD在电池片背面沉积一层二氧化钛薄膜(6):所述的二氧化钛薄膜(6)厚度控制在2~5nm,采用ALD通入TiCl4与水汽反应生成,工艺温度控制在250~400℃;

第十二步,采用ALD在电池片背面沉积一层氟化镁薄膜(7):所述的氟化镁薄膜(7)厚度控制在1~5nm,采用ALD通入 Mg(thd)2 和TiF4 反应生成,工艺温度控制在250~400℃;

第十三步,在电池片背面印刷铝浆形成背面铝电极(8),在电池片正面印刷银铝浆形成正面电极,并进行烧结:采用丝网印刷方法先在硅片背面印刷细栅图形的铝电极浆料,再在电池正面印刷含银电极浆料,并进行烧结形成金属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接触钝化太阳能电池金属接触的复合膜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碱溶液温度为80℃,pH值8为,浓度为1.5%,制绒后在硅片双面形成2μm的金字塔绒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接触钝化太阳能电池金属接触的复合膜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采用BBr3作为硼源,采用低压硼扩散的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接触钝化太阳能电池金属接触的复合膜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的边缘刻蚀采用单面链式刻蚀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接触钝化太阳能电池金属接触的复合膜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采用LPCVD原位生长氧化层的方式,在退火炉600~650℃的温度下通入O2,形成厚度为1.5nm的隧穿氧化层(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江学院,未经三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12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