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螺旋压力机的下顶出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1568.7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2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冯仪;余俊;郭家雄;兰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新威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14 | 分类号: | B21J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王福新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螺旋 压力机 下顶出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螺旋压力机的下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所述螺旋压力机机身下底座(11)上的水平运动组件、竖向顶出组件以及旋转运动组件;其中,
所述底座(11)的正中央安装有工作台垫板(10);
所述水平运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11)侧面的油缸(1)和与所述油缸(1)固定连接的齿条(2),所述油缸(1)用于给所述齿条(2)提供动力;
所述旋转运动组件包括贯穿设于所述工作台垫板(10)的相对的游离面上的齿轮轴(3)、设于所述齿轮轴(3)外围的轴套(4)以及设于所述轴套(4)与所述齿轮轴(3)交界处的齿轮定位套(5);
所述竖向顶出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垫板(10)上的顶杆(8)、设于所述顶杆(8)外围的顶杆导向套(9);
所述齿条(2)与所述齿轮轴(3)啮合连接;
所述齿轮轴(3)与所述顶杆(8)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螺旋压力机的下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1)的内部设有传感器(13),通过所述传感器(13)的感应开关控制所述油缸(1)的顶出行程在其最大行程范围内任意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螺旋压力机的下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1)上设有油缸轴套(12);
所述油缸轴套(12)固定在所述底座(11)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螺旋压力机的下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1)的输出端与所述齿条(2)固定连接;
所述齿条(2)远离所述油缸(1)的一端设有齿条轴套(7);
所述齿条(2)与所述齿条轴套(7)的交界处设有齿条定位套(6);
所述齿条轴套(7)固定在所述底座(11)的侧面;
所述油缸轴套(12)与所述齿条轴套(7)在一条水平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螺旋压力机的下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垫板(10)的相对的两个游离的端面上设有第一贯通孔;
所述齿轮轴(3)通过所述轴套(4)和所述齿轮定位套(5)固定在所述第一贯通孔上;
所述齿轮轴(3)的一端位于所述齿条(2)的正上方;
所述齿轮轴(3)沿所述第一贯通孔的中心轴可作旋转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螺旋压力机的下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垫板(10)的上表面设有第二贯通孔;
所述顶杆(8)通过所述顶杆导向套(9)设在所述第二贯通孔内;
所述顶杆(8)沿所述第二贯通孔的中心轴可作上下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螺旋压力机的下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通孔和所述第二贯通孔在位置上存在交叉;
所以齿轮轴(3)和所述顶杆(8)也存在交叉连接;
所以齿轮轴(3)和所述顶杆(8)的交叉连接处设置有齿轮啮合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或6-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螺旋压力机的下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8)的数量为1个。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或6-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螺旋压力机的下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8)的数量为多个。
10.一种用于螺旋压力机的下顶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螺旋压力机的下顶出装置实现,包括如下步骤:
S100:根据设定好的尺寸在工作台垫板游离且相对的两个侧面打第一贯通孔,在工作台垫板的上表面垂直于第一贯通孔的方向打第二贯通孔;
S200:将齿轮轴穿过第一贯通孔内,通过轴套与齿轮定位套把齿轮轴固定在工作台垫板上;在第二贯通孔上定位并安装顶杆导向套;
S300:将工作台垫板装在螺旋压力机的下底座上;将顶杆穿过顶杆导向套再进入第二贯通孔内,调整顶杆的初始位置;
S400:根据顶杆的初始位置来调整齿条与油缸的初始位置,进而确定油缸轴套和齿条轴套的位置;将油缸轴套和齿条轴套按固定在螺旋压力机的下底座侧壁,使油缸轴套和齿条轴套同轴并位于工作台垫板的两侧;在油缸轴套上固定油缸,将油缸的输出端与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将齿条与齿轮轴的位置调节好后,将齿条的另一端通过齿条定位套固定在齿条轴套上;
S500:准备工作就绪后,启动油缸,在油缸感应、驱动以及齿条定位套、齿条轴套的共同作用下,齿条作水平往返运动;
S600:同时齿条带动齿轮轴作旋转运动,同时齿轮轴的旋转运动带动顶杆做上下运动,进而完成顶出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新威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新威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156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