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间电磁兼容性优化评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2355.6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8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沈阳;李修和;郭强;桂树;林忠伟;冉金和;戴少奇;石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电磁 兼容性 优化 评估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间电磁兼容性优化评估系统,包括电磁特征计算模块、系统间电磁兼容性评估模块、空间电磁兼容性评价模块、系统工作优化模块和空间电磁兼容评价输出模块;电磁特征计算模块具体包括空域因子计算单元、时域因子计算单元、频域因子计算单元和能域因子计算单元;系统间电磁兼容性评估模块包括接收响应计算单元、发射功率计算单元和干扰余量计算单元;空间电磁兼容性评价模块包括空域综合干扰余量计算单元、时域综合干扰余量计算单元和频域综合干扰余量计算单元。本发明基于电子信息系统间的干扰余量计算,突出任意空间范围内的电磁兼容性评价,给出了优化调整空间电磁兼容性的具体方法,为空间电磁活动筹划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空间电磁兼容性优化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电磁兼容性(EMC,即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骚扰(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设备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骚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ElectromagneticSusceptibility,即EMS)。
过去在军事领域之外,对于电磁兼容性的研究并不严谨,而且大多数设备制造商并不关心电磁兼容性问题。但随着使用更低信号电压的现代数字设备的时钟频率迅速增高,电磁兼容性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武器装备应用到战场中,越来越多的频谱空间被占用,导致设备经常工作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因此,电磁兼容性已成为衡量各种电子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因此,亟需一种空间电磁兼容性优化评估系统,以满足战场信息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间电磁兼容性优化评估系统,该系统基于电子信息系统间的干扰余量计算,突出任意空间范围内的电磁兼容性评价,并且给出了优化调整空间电磁兼容性的具体方法,为空间电磁活动筹划提供技术支持。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空间电磁兼容性优化评估系统,包括电磁特征计算模块、系统间电磁兼容性评估模块、空间电磁兼容性评价模块、系统工作优化模块和空间电磁兼容评价输出模块;
电磁特征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空间内电磁活动特征,空间内电磁活动特征包括环境辐射和用频设备参数及状态,电磁特征计算模块具体包括空域因子计算单元、时域因子计算单元、频域因子计算单元和能域因子计算单元;
系统间电磁兼容性评估模块用干扰余量IM衡量系统间电磁兼容性,计算任意一对敏感设备与干扰源之间的干扰余量,即干扰源的干扰有效功率与敏感设备敏感度门限的差值,系统间电磁兼容性评估模块包括接收响应计算单元、发射功率计算单元和干扰余量计算单元;
空间电磁兼容性评价模块充分考虑多个干扰源、耦合通道和敏感设备同时并存的各种情况,每次选取来源于不同系统的干扰源和敏感设备,进行综合分析,建立时频变化的空间电磁兼容性评价模型,空间电磁兼容性评价模块包括空域综合干扰余量计算单元、时域综合干扰余量计算单元和频域综合干扰余量计算单元;
系统工作优化模块用于调整系统参数,便于重新计算时域因子、空域因子、频域因子和能域因子,系统工作优化模块包括系统空间参数调整单元、系统时间参数调整单元、系统频率参数调整单元和系统功率参数调整单元;
空间电磁兼容评价输出模块用于输出空间电磁兼容评价结果,空间电磁兼容评价输出模块包括时频点电磁兼容性评价单元、时段电磁兼容性评价单元和频段电磁兼容性评价单元。
优选地,空域因子计算单元在用频装备和辐射源连线方向上,通过计算发射天线增益和接收天线增益的乘积来确定空域因子,空域因子计算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23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模具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张力可调瞬间释放的绳网收纳释放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