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竖向滑移装配式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3776.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1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申志福;高梦婷;王志华;孙晋晶;高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吉欧地下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向 滑移 装配式 基坑 支护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竖向滑移装配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立柱,通过立柱桩设置在基坑底面,钢立柱上设置第二钢滑轨;
第一钢滑轨,若干根第一钢滑轨均匀的嵌设在地连墙上,每根第一钢滑轨的顶部与地连墙的顶部等高设置;
连续墙加强结构,设置在地连墙上,包括加强钢筋网片以及地连墙钢筋网,加强钢筋网片焊接在地连墙钢筋网上,地连墙钢筋网设置在地连墙远离第一钢滑轨的一面;
水平钢支撑机构,至少两层,每层水平钢支撑机构通过T形接头与第一钢滑轨以及第二钢滑轨卡和连接,每相邻的两层水平钢支撑机构通过限位钢柱隔开,多层水平钢支撑机构逐层排列,其中顶层的水平钢支撑机构被钢筋混凝土支撑替换。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竖向滑移装配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水平钢支撑机构上的T形接头的数量与第一钢滑轨、第二钢化轨的数量相同位置相应。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竖向滑移装配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强筋网片沿竖向每隔3±0.1m设置一道,加强筋网片的钢筋直径为25±1mm、双向间距为15±1cm。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竖向滑移装配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钢滑轨焊接设置在钢立柱无辍板的一侧,第二钢滑轨与钢立柱顶部等高,钢立柱插入立柱桩长度不小于4m。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竖向滑移装配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钢滑轨与第二钢滑轨的底部均均设置限位钢板,限位钢板的标高与立柱桩的顶部标高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竖向滑移装配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水平钢支撑机构由空心矩形钢管与十字接头焊接而成,位于水平钢支撑的端部的空心矩形钢管通过接头板与T形接头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的竖向滑移装配式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准备,在施工现场准备钢立柱、第一钢滑轨、第二钢滑轨、加强钢筋网片、地连墙钢筋网、限位钢板以及限位钢柱;
S20逐幅施工地连墙,在地连墙位置采用成槽机将原位土体加水切削搅拌形成地连墙泥浆槽,将连续墙加强结构沉入地连墙泥浆槽中并进行混凝土浇筑;
S30逐根施工立柱桩和钢立柱,采用现浇法施工立柱桩,在立柱桩混凝土初凝前将焊有第二钢滑轨的钢立柱插入立柱桩中;
S40逐层下放水平钢支撑机构,使用吊车采用一层水平钢支撑机构、一根限位钢柱的顺序逐层在支撑泥浆槽内铺设水平钢支撑机构,至完成所有水平钢支撑机构安装;
S50钢筋混凝土支撑的施工,将支撑泥浆槽中的泥浆固化同时在顶部预留出钢筋混凝土支撑的放置空间,在支撑泥浆槽的顶部绑扎钢筋、浇筑最上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完成竖向滑移装配式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
8.根据权利要求7的竖向滑移装配式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包括如下步骤:
S11准备钢滑轨,将限位钢板焊接在第一钢滑轨与第二钢滑轨的底端,在第一钢滑轨以及第二钢滑轨内密实填筑黏土;
S12连续墙加强结构的制备,绑扎地连墙钢筋网并将加强钢筋网片焊接在地连墙钢筋网上,将第一钢滑轨与加强钢筋网片焊接连接,形成连续墙加强结构;
S13钢立柱的制备,焊接槽钢和缀板形成钢立柱,在钢立柱的槽钢侧面焊接第二钢滑轨。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竖向滑移装配式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包括:
S41准备支撑泥浆槽,在基坑的水平支撑体系的平面位置上采用成槽机将原位土体加水切削搅拌形成支撑泥浆槽,在支撑泥浆槽的侧壁顶部施作混凝土材质的泥浆槽导墙;待地连墙、立柱桩、泥浆槽导墙的混凝土达到养护龄期后,采用高压水枪将第一钢滑轨与第二钢滑轨中填筑的黏土冲散形成泥浆;
S42拼接水平钢支撑机构,将钢盖板铺设在泥浆槽导墙的顶部,在钢盖板上拼装水平钢支撑机构,将T形接头卡入第一钢滑轨或第二钢滑轨中,将水平钢支撑机构通过接头板与T形接头焊接;
S43下放水平钢支撑机构,在基坑四周采用吊车将水平钢支撑机构提升一定高度,抽出水平钢支撑机构下方的钢盖板,缓慢释放吊车缆索,将第一层水平钢支撑机构沿第一钢滑轨和第二钢滑轨下放至预定高程位置;
S44逐一沿第一钢滑轨和第二钢滑轨从顶端下放一道限位钢柱;
S44重复S42~S44至完成所有水平钢支撑机构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吉欧地下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吉欧地下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37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