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毒性虹鳟和鲈鱼剥制标本的制作、保存和标本个体鉴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23780.7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8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胡亚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1/00 | 分类号: | A01N1/00;C12Q1/688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王玉芳 |
地址: | 4431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毒性 虹鳟 鲈鱼 标本 制作 保存 个体 鉴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毒性虹鳟和鲈鱼剥制标本的制作、保存和标本个体鉴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剥制标本的制作过程、保存和标本个体的鉴定。将鱼固定为设计好的运动状态,制作鱼头模型;用保鲜膜包被标本的整个表面,向容器内倒入调制好的石膏,待石膏固化后,将固态石膏分成多块,取出鱼标本;将固态石膏合拼在一起,向其内注入发泡料,制作鱼标本的形状,取出鱼模型;根据展示方式选择鱼的侧面或者腹部进行切口,剥离皮张;对鱼皮进行脱脂,将皮张放入溶有洗衣粉的水中,将表面的油脂去除,然后用酸性白土和锯末进行脱脂,风干;将鱼皮和鱼头模型安装在鱼模型上。本发明提供的制作虹鳟和鲈鱼标本的方法对标本制作人员和参观人员都无身体损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虹鳟和鲈鱼标本制作领域,涉及一种无毒性虹鳟和鲈鱼剥制标本的制作、保存和标本个体鉴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虹鳟和鲈鱼标本在科研展示和教学展示中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虹鳟和鲈鱼标本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该标本鱼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长状态,可以有效促进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目前,虹鳟和鲈鱼标本制作技术还不够成熟,几乎所有的虹鳟和鲈鱼标本制作过程都添加了有毒的化学药剂。最早制作标本添加的是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三氧化二砷具有剧毒性。随着标本制作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毒性较小的化学药品(比如硼酸、明矾等)慢慢取代了三氧化二砷,这表明标本的制作技术有了质的飞跃。但这并不能满足人们对标本的需求,因为现有的制作技术采用硼酸和明矾对剥制标本外皮进行防腐。但是,这也就意味着剥制标本的外皮也是微毒的。亟待一种新型无毒的标本制作技术,以满足人们对标本的需求。
进一步,随着标本行业的发展,同一鱼类物种标本的数量逐渐增多,标本个体之间容易出现混乱。而标本同时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因为不同的标本个体的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标本大小、标本图片、遗传多样性、生活习性各不相同。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在不同地点表现出的生活习性不尽相同,甚至在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表现处的生活习性也不相同,比如许多鱼类物种身体皮肤颜色在不同季节会出现变化。而鱼类标本可以很好的体现鱼体活着时候的状态。但是,如果鱼类标本个体之间出现混乱,则该标本失去科研价值。亟待一种可以鉴定标本个体的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无毒性虹鳟和鲈鱼剥制标本的制作、保存和标本个体鉴定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毒性虹鳟和鲈鱼剥制标本的制作、保存和标本个体鉴定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制作的鱼标本窒息而死,将鱼表面清洗干净,保存在标本制作过程中脱落的鱼鳞;
S2:将待制作标本的鱼进行拍照,制作标本前要对鱼进行详细拍照,作为制作图片,以便标本制作和喷漆;并测量鱼的各项指标:虹鳟和鲈鱼的全长(嘴尖到尾端的距离)、体长、体宽(鱼的厚度)、体高(鱼的高度)、头长、头高、头宽、吻长、眼径、眼间距、尾柄长,两眼中间到背鳍前缘的距离、两眼中间到胸鳍的距离、眼中间到腹鳍的距离、眼中间到臀鳍的距离、眼中间到尾鳍的距离、鱼眼的长度和高度;
S3:固定鱼头的形态,调节好鱼口张开的大小,把鱼头放入藻酸盐印模内,等待藻酸盐印模彻底凝固,将鱼从藻酸盐印模中取出,母模制作完成;制作玻璃胶树脂和原子灰树脂混合物;将混合物缓慢倒入到母模内,使混合物凝固在母模的内壁上,鱼头模型制作完成;将鱼头的模型从母模中取出,根据鱼头进行修补和上色,使鱼头模型逼真于鱼头;
S4:把鱼固定为设计好的运动状态,固定鱼鳍在该运动状态下的伸展程度大小,并用保鲜膜包被标本的整个表面;将被保鲜膜包被的鱼放入长方体容器内,向容器内倒入调制好的石膏,待石膏固化后,将固态石膏分成多块,取出鱼标本;
S5:将固态石膏合拼在一起,在固态石膏的内测涂抹石蜡,然后向其内注入发泡料,制作鱼标本的形状,取出鱼模型,根据之前测量鱼的各项指标的大小打磨鱼模型的大小,将鱼模型的大小和鱼大小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37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缓冲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