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敷设防扭转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23983.6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3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侯俊;高蔡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敦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G01L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敷设 扭转 固定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缆敷设防扭转固定装置,应用在电缆施工的领域,其包括终端座和活动线管,终端座内部开设有供活动线管穿设过的活动管孔,活动线管的外侧壁上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活动块,活动管孔的孔壁上开设有供活动块嵌入的缓冲槽,活动块沿活动管孔的周向滑移设置在缓冲槽内,且活动块的周向侧壁与缓冲槽的槽壁相配合,活动块将缓冲槽内腔分隔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终端座上设置有连通第一气腔的第一气管,终端座上还设置有连通第二气腔的第二气管,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均接通气源,电缆穿设过活动线管,活动线管上设置有用于对电缆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本申请具有减少电缆受到的扭转损伤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缆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敷设防扭转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建设的高速发展和城市美化要求的不断深入,电缆的应用场合逐渐增多。电缆的用途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电缆在施工敷设的过程中,电缆终端通常需要被固定。
公告号为CN20690820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固定夹及电缆敷设装置,其包括安装在支架托臂上的电缆固定夹,电缆固定夹包括第一夹体、第二夹体和用于将二者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固定螺栓,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连接形成用于容纳电缆的容置腔,第二夹体与支架托臂固定连接,第二夹体上固定设置有预制螺母,第一夹体上设有通孔,固定螺栓穿过通孔并与预制螺母配合旋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电缆终端被固定后,在架设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风力和自重重力的影响,电缆围绕固定点的位置会承受一定的扭转力,长时间后,会造成电缆的扭转损伤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电缆易受到扭转损伤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敷设防扭转固定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缆敷设防扭转固定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敷设防扭转固定装置,包括终端座和活动线管,所述终端座内部开设有供活动线管穿设过的活动管孔,所述活动线管的周向侧壁与活动管孔的孔壁相配合,所述活动线管的外侧壁上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管孔的孔壁上开设有供活动块嵌入的缓冲槽,所述活动块沿活动管孔的周向滑移设置在缓冲槽内,且所述活动块的周向侧壁与缓冲槽的槽壁相配合,所述活动块将缓冲槽内腔分隔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所述终端座上设置有连通第一气腔的第一气管,所述终端座上还设置有连通第二气腔的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均接通气源,电缆穿设过所述活动线管,所述活动线管上设置有用于对电缆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缆穿设过活动线管后,通过固定机构对电缆进行固定,以限制电缆在活动线管内轴向转动以及限制电缆在活动线管内轴向位移;在电缆架设使用过程中受到风力影响时,电缆会围绕固定点的位置承受一定的扭转力,当电缆带动活动线管朝第一气腔的方向转动时,活动线管带动活动块朝第一气腔的方向转动,此时气源通过第一气管向第一气腔内鼓入压缩空气,以驱使活动块带动活动线管朝第二气腔的方向转动,从而提供电缆反作用力,以抵消电缆受到的风力扭转;
当电缆带动活动线管朝第二气腔的方向转动时,活动线管带动活动块朝第二气腔的方向转动,此时气源通过第二气管向第二气腔内鼓入压缩空气,以驱使活动块带动活动线管朝第一气腔的方向转动,从而提供电缆反作用力,以抵消电缆受到的风力扭转,减少电缆受到的扭转损伤。
可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限制电缆在活动线管内轴向转动的止转组件和限制电缆在活动线管内轴向位移的止移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止转组件可限制电缆在活动线管内轴向转动,通过止移组件可限制电缆在活动线管内轴向位移,从而使得电缆稳定地固定在活动线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敦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敦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39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