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拉伸网状缠绕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4398.8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9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黄亮;胡继超;程杰;方为民;孙争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源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20;B32B27/32;B32B33/00;B29C55/28;B29L7/00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曹宏筠 |
地址: | 245000 安徽省黄***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伸 网状 缠绕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拉伸网状缠绕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缠绕膜由内层、中间层和外层三层材料共挤而成,所述外层和内层原料为质量百分比为(20%~30%):(70%~80%)的LLDPE和MPE,所述中间层原料为(20%~30%):(70%~80%)LLDPE和改性PE,所述改性PE的含水率为0.1%~0.12%。其主要对中间层PE进行改进,并通过挤出工艺使中间层与内外层间产生网状连接结构,从而提高缠绕膜的横向和纵向抗拉伸强度,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缠绕膜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缠绕膜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拉伸网状缠绕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缠绕膜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包括产品的包装、密封、防锈等方面。国内的包装缠绕膜一般是以PVC和DOA为主要材料,借助其回缩性,可以将产品扎成一个单元,防止产品之间相互分离,且具有一定的粘性,被广泛运用于外贸出口、造纸、五金电器、塑胶、化工、建材等方面。针对不同的用途,缠绕膜也开发出不同的品类,如强拉伸、高强度、高耐穿刺性等。而现有抗拉伸缠绕膜,其配方比较复杂,工艺方法也比较繁杂,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10761458.8公开了一种高韧性抗拉伸的包装缠绕膜及其制备方法,是以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氯化聚丙烯、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石蜡、阻燃剂、防老剂、增塑剂加入到双螺杆挤压中共混挤压得到包装缠绕膜,其中,将纳米二氧化硅和硅烷偶联剂加入到乙醇中,超声分散、搅拌、洗净、抽滤、真空干燥后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将氯化聚丙烯和苯乙烯基乙氧基硅烷用二甲苯搅拌溶解后,加入过氧化苯甲酰并升温至75-85°C,搅拌、洗净、抽滤、真空干燥后,得到改性氯化聚丙烯。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抗拉伸强度,但成分多,工艺复杂,因此,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拉伸网状缠绕膜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抗拉伸缠绕膜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拉伸网状缠绕膜,由内层、中间层和外层三层材料共挤而成,所述外层和内层原料为质量百分比为(20%~30%):(70%~80%)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茂金属聚乙烯(MPE),所述中间层原料为(20%~30%):(70%~80%)LLDPE和改性PE,所述改性PE的含水率为0.1%~0.12%。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的厚度比为(1~3):(2~4):(1~3)。
优选的,所述外层和内层原料为质量百分比为20%:80%的LLDPE和MPE,所述中间层原料为30%:70%LLDPE和改性PE;所述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的厚度比为1:2:1。所述改性PE由PE与碳酸钙按照重量份10:1~1.2混合后加湿获得。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抗拉伸网状缠绕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PE进行改性:将PE和碳酸钙按照重量份10:1~1.2加入反应釜内并通过超声波加湿器向反应釜内加入水蒸气并不断搅拌持续1~1.5小时;然后关闭超声波加湿器并向反应釜中加入LLDPE常温继续搅拌均匀;
2)将内层和外层的原料分别放入两个反应釜中常温搅拌均匀;
3)将步骤1)和步骤2)搅拌均匀的原料分别输入挤出螺杆中进行真空加热至170℃~190℃,挤成熔融状态;
4)将熔融状态的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材料输送至流延模的外腔、中间腔和内腔中进行吹塑成型。
为进一步提高网状成型的效果,所述步骤3)中对中间层材料进行挤出的挤出螺杆上安装有空气泵持续向挤出螺杆内送入空气,控制流量为0.1~0.15立方米/h,压力为6Bar。
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对中间层PE进行改性,使得缠绕膜在挤出成型时,中间层与外层、内层间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能够有效提高缠绕膜的横向和纵向拉伸强度。且该配方和工艺简单,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源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黄山源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43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