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母乳乳头免排斥的泌乳促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4699.0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8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罗艳;朱蓓;杨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9/04 | 分类号: | A61J9/04;A61J1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龙燕 |
地址: | 65003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母乳 乳头 排斥 促进 装置 | ||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母乳乳头免排斥的泌乳促进装置,包括乳房固定器和乳汁模拟器,乳汁模拟器与乳房固定器可拆卸安装,乳房固定器包括胸廓固定带、乳房固定环和乳头固定环,乳头固定环两侧设置弹性绷带,乳汁模拟器包括吮吸管、供乳管、供乳瓶和控制气囊,吮吸管与供乳管可拆卸连接,供乳管连接在供乳瓶一端,控制气囊连接在另一端。本发明通过吮吸管模拟母乳供给,解决了婴儿吮吸初乳不足的乳头时无法获取乳汁产生的排斥感,能够让婴儿出生后便开始模拟母乳喂养,同时婴儿吮吸乳头正好进行泌乳刺激,能够加快婴儿母亲正常泌乳功能的恢复和维持,母亲根据婴儿的吮吸状态给乳能够更真实地模拟母乳喂养,且装置穿戴方便不分左右乳房适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母婴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母乳乳头免排斥的泌乳促进装置。
背景技术
母乳喂养是指用母亲的乳汁喂养婴儿的方式。研究显示,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发展更为健康,效果包括增强免疫力、提升智力、减少婴儿猝死症的发生、减少儿童期肥胖、减少罹患过敏性疾病的几率等等。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母乳喂养对健康有益。目前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儿童的死亡率,它对健康带来的益处可以延续到成人期。以人口基础而论,出生后最初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是建议的喂养婴儿方式,接着以持续母乳喂养并添加适当的补充食品的方式进行喂养,直至2岁或更长。为了使母亲们能够实行和坚持在最初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议,在婴儿出生的头一个小时里就开始母乳喂养,让婴儿习惯母亲的乳头形态的吮吸方式,产生对母乳喂养的依赖。但临床上分娩后不能够很快泌乳、乳头凹陷的母亲在母乳喂养上存在困难。
泌乳是指分娩后脑垂体前叶分泌的生乳素、促肾上腺皮质素、生长素等作用于已发育的乳腺,从而引起乳汁分泌。泌乳的维持需要吮乳刺激。通过神经经路,经丘脑下部作用于脑垂体前叶,促进上述激素分泌,同时使后叶释放催产素。催产素到达乳腺,使包围产生乳汁的乳腺细胞的肌上皮细胞收缩,以促进排乳。如果乳腺不将乳汁排出,则乳房内压升高,乳腺细胞的分泌机能将出现障碍。
初乳是指产后2~3天内所分泌的乳汁的统称。产后母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乳房开始分泌乳汁,一般把生后2~3天以内的乳汁称作初乳,生后4~10天的乳汁称作过渡乳,产后11天到9个月的乳汁称成熟乳,10月以后的乳汁叫晚乳。母乳的这种质与量的变化,正好适应了新生儿的消化吸收以及身体需要。
乳头凹陷是指乳头不能凸出而是向内凹陷,称为乳头内陷。乳头内陷的程度因人而异,轻者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乳头低平或回缩,受刺激后可凸出或可挤出乳头。重者表现为乳头完全陷于乳晕内。女性乳头内陷通常为双侧,亦可仅发生于一侧,内陷程度可不一致,乳头内陷使婴儿难以吸吮乳汁,失去哺乳功能。
没有初乳,乳头凹陷的母亲无法及时新生儿吮吸母乳汁进行母乳喂养,但如果一开始就给新生儿使用奶瓶喂养的话会给孩子造成奶瓶就是乳头的错觉造成依赖性,后续母亲正常分泌乳汁后孩子不愿意、抗拒吮吸母亲乳头的乳汁,母乳喂养困难;另一方面,泌乳需要吮乳刺激,孩子吮吸乳头能够促进母亲本身乳汁的分泌,如果乳腺不将乳汁排出,则乳房内压升高,乳腺细胞的分泌机能将出现障碍。因此现在临床上为了避免新生儿对不能够及时产生初乳和乳头凹陷的母亲产生母乳乳头排斥的情绪,一开始就让新生儿吮吸乳头,通过在母亲乳房上粘贴细管在孩子吮吸乳汁时通过注射器打入乳汁模拟乳头出乳,让孩子习惯母亲乳房和乳头的形态结构,形成依赖方便后续母亲正常泌乳时的母乳喂养。但上述模拟哺乳的方式操作复杂,需要两个人配合进行,母亲一个人怀抱婴儿无法控制,无法根据婴儿的吮吸状态控制给乳量;同时装置不能够稳定固定在母亲乳房上,容易在婴儿吮吸时脱出。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母乳乳头免排斥的泌乳促进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母乳乳头免排斥的泌乳促进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内容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46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关于凸凹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器具
- 下一篇:一种喷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