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稳定运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5204.6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8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卢倩;赵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诺灵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4/00 | 分类号: | B65G54/00;B08B5/02;B07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稳定 运输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稳定运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其特征在于,承托板以及与设置在承托板附近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基座以及喷气装置,喷气装置位于传送基座内部,传送基座上平面开设有第一通过孔,喷气装置通过喷气管与第一通过孔连接,喷气管为螺旋管体,喷气管底部设置有螺旋升降机构,喷气管与第一通过孔一一对应设置;传送基座幅宽中轴线两侧的螺旋管体相对朝向设置;承托板厚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二通过孔,第二通过孔在厚度方向将承托板贯穿,第二通过孔在承托板上规律排布,第二承托板底部设有偏移传感器,本发明通过中轴线两侧镜像设置的喷气管,通过转动喷气管出口,对承托板受力方向进行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带或一种承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快速稳定运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输送带是用于皮带输送带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输送带广泛应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钢铁等行业中输送距离较短、输送量较小的场合,输送带机在启动时,电机的电流会比额定高5-6倍的,不但会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而且消耗较多的电量.系统在设计时在电机选型上会留有一定的余量,电机的速度是固定不变,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时要以较低或者较高的速度运行,因此进行变频改造是非常有必要的,通常采用SAJ变频器,这是一种可实现电机软启动、通过改变输送带机工作频率达到节能调速的设备,而且能给设备提供过流、过压、过载等保护功能。
输送机运行时输送带跑偏是最常见的故障之一,跑偏的原因有多种,其主要原因是安装精度低和日常的维护保养差,安装过程中,头尾滚筒、中间托辊之间尽量在同一中心线上,并且相互平行,以确保输送带不偏或少偏,另外带子接头要正确,两侧周长应相同。
当下即是再好的变速器以及电机,仍然会导致输送带运输过程中发生抖动或产生共振,对于一些紧密零部件会造成破坏性损伤,且部分零部件体积较小,放置于传送带后难以拾取,常需要配备紧密机械手,提高了拾取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稳定运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稳定运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承托板以及与设置在所述承托板附近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基座以及喷气装置,所述喷气装置位于所述传送基座内部,所述传送基座上平面开设有第一通过孔,所述喷气装置通过喷气管与所述第一通过孔连接,所述喷气管为螺旋管体,所述喷气管底部设置有螺旋升降机构,所述喷气管与所述第一通过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喷气管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通过孔内径;所述传送基座幅宽中轴线两侧的所述喷气管的出口镜像设置;所述承托板厚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二通过孔,所述第二通过孔在厚度方向将所述承托板贯穿,所述第二通过孔在所述承托板上规律排布。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承托板上开设有导流通道。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承托板边缘设置有延伸柱体。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延伸柱伸向背离所述传送基座的方向。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延伸柱上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边缘与所述延伸柱自由端活动连接。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滤网为弧面结构,所述滤网中心位置高于所述滤网幅面边缘。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通道入口与所述传送基座上平面相对设置,所述导流通道出口位于所述承托板侧面。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导流通道内分别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外部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承托板边缘还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延伸柱贴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快速稳定运输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诺灵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诺灵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52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