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小麦轻简种植装置及其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25682.7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3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袁嫚嫚;孙义祥;邬刚;王家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A01B49/04;A01B49/02;C05G3/00;C05G3/60;C05G1/00;C05G5/20;A01D34/835;A01D43/12;A01D43/14;A01G2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王姝尹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小麦 种植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一体化小麦轻简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所述机架(1)前端可拆卸连接牵引机(2);
秸秆粉碎机构(3),所述秸秆粉碎机构(3)固定在所述机架(1)的前端;所述秸秆粉碎机构(3)包括支撑架(31)、传动滚轮(32),转轴(33)以及活动叶片(34);所述支撑架(31)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转轴(33)外侧套设轴承,轴承外侧与所述支撑架(3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31)中部设有减震弹簧;所述传动滚轮(32)设于所述转轴(33)的侧端且与所述牵引机(2)传动连接,所述活动叶片(34)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活动叶片(34)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转轴(33)上;每个所述活动叶片(34)均包括连接螺杆(341)、第一圆弧刀挂片(342)以及第二圆弧刀挂片(343),所述第一圆弧刀挂片(342)以及所述第二圆弧刀挂片(343)均为两侧开设有圆弧刃的镂空矩形刀片,所述第一圆弧刀挂片(342)与所述第二圆弧刀挂片(343)相互套设设置,所述第一圆弧刀挂片(342)远离所述第二圆弧刀挂片(343)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螺杆(341)通过螺栓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第一圆弧刀挂片(34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轴(33)连接;
深翻深耕机构(4),所述深翻深耕机构(4)固定在所述机架(1)中部且位于所述秸秆粉碎机构(3)的后端;
施肥机构(5),所述施肥机构(5)固定在所述机架(1)中部且位于所述深翻深耕机构(4)的后端;
旋耕刀(6),所述旋耕刀(6)固定在所述机架(1)中部且位于所述施肥机构(5)的后端;所述施肥机构(5)包括两个肥料槽,两个所述肥料槽均设有施肥管,且分别设于所述深翻深耕机构(4)的后端以及所述旋耕刀(6)的上端;
播种机构(7),所述播种机构(7)固定在所述机架(1)的后端;
所述牵引机(2)与所述秸秆粉碎机构(3)、所述深翻深耕机构(4)、所述施肥机构(5)、所述旋耕刀(6)以及所述播种机构(7)传动连接,用于为所述秸秆粉碎机构(3)、所述深翻深耕机构(4)、所述施肥机构(5)、所述旋耕刀(6)以及所述播种机构(7)提供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小麦轻简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翻深耕机构(4)包括摇臂(41)、旋转臂(42)、曲轴(43)、刀架(44)以及刀片(45);
所述刀片(45)为倒L型,其横向段与竖向段的连接处呈圆弧形平滑过渡;所述刀片(45)与所述刀架(44)可拆卸连接,所述刀架(44)固定在所述曲轴(43)的曲柄销上;所述摇臂(41)与所述旋转臂(42)传动连接,所述旋转臂(42)与所述曲轴(43)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小麦轻简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辅助驱动所述秸秆粉碎机构(3)、所述深翻深耕机构(4)、所述施肥机构(5)、所述旋耕刀(6)以及所述播种机构(7)。
4.一种一体化小麦轻简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一种一体化小麦轻简种植装置,对收割后的玉米或水稻进行二次粉碎、深耕、施肥、表浅破碎混合旋耕、播种一体化完成;
其中施肥用肥料包括两种,分别设于两个肥料槽内;施肥管位于深翻深耕机构(4)的后端的肥料槽内肥料为:秸秆腐熟剂颗粒50%、牲畜发酵粪颗粒20%以及生物有机肥颗粒30%混合而成;施肥管位于旋耕刀(6)的上端的肥料槽内肥料为:氮磷钾缓释肥;
2)合理灌溉:根据天气和墒情,冬小麦入冬后,最低温度低于~5℃前,灌溉一次,第二年15℃以上根据土壤湿度,灌溉一次或两次;
3)实时草病虫害防治:冬小麦来年最低温度大于等于5℃,利用施药施肥无人机防治杂草以及地下害虫;
4)在小麦返青、拔节、孕穗和灌浆期利用施肥施药无人机追施叶面肥;
5)收割小麦,小麦完熟后,施用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同时利用收割机带有的秸秆切碎装置将麦秆切碎至0.5~3cm长,并均匀抛洒至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56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