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学生在校通讯方法、系统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6304.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8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蕴迩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H04W4/029;H04W4/80;H04B1/38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学生 在校 通讯 方法 系统 设备 | ||
1.一种学生在校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
S1.在校园构建学生身份识别和通讯的管理网络,管理网络包括有数据处理中心;学生配备具有通讯模块的智能学生卡或智能穿戴式设备,智能学生卡或智能穿戴式设备与数据处理中心通讯连接,且智能学生卡或智能穿戴式设备与学校老师的终端设备和学生家长的终端设备通讯连接;
S2.学生通过智能学生卡或智能穿戴式设备发出通话请求,数据处理中心接收通话请求后进行核准;若核准通过,发送通过确认的数据信息至智能学生卡或智能穿戴式设备,智能学生卡或智能穿戴式设备与学校老师或学生家长的终端设备建立通讯连接;若核准不通过,发送不通过确认的数据信息至智能学生卡或智能穿戴式设备,智能学生卡或智能穿戴式设备不与学校老师或学生家长的终端设备建立通讯连接;
S3.在学生通话结束后,智能学生卡或智能穿戴式设备发送通话结束数据信息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记录通讯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学生在校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在数据处理中心输入老师的身份信息和通讯号码,并建立智能学生卡或智能穿戴式设备的设备识别码与学生身份信息和老师身份信息的对应匹配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学生在校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学生家长通过终端设备扫描智能学生卡或智能穿戴式设备的上的设备识别码,在数据处理中心的后台添加亲情号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学生在校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学生家长通过访问数据处理中心的后台完成亲情号码的自主删除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学生在校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学生家长通过向学校申请,学校再通过数据处理中心完成亲情号码的申请删除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学生在校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亲情号码保留时间段,在完成亲情号码的删除操作,并在亲情号码保留时间段内,学生家长申请恢复亲情号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学生在校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数据处理中心设置超级管理员,并配置超级管理员的学生通讯数据信息查阅管理权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学生在校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具有位置检测模块的智能学生卡或智能穿戴式设备,并在校园内布置用于感应智能学生卡或者智能穿戴式设备的位置检测设备。
9.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学生在校通讯方法的学生在校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学生的智能学生卡或智能穿戴式设备、教室内的位置检测设备、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的终端设备以及数据处理中心;智能学生卡或智能穿戴式设备、学校老师的终端设备以及数据处理中心采用2.4G数据通信连接;位置检测设备采用RFID电子标签感应的方式识别学生的智能学生卡或智能穿戴式设备的位置信息;学生家长的终端设备与数据处理中心采用网络通信连接。
10.一种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学生在校通讯方法的学生在校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处理器、检测模块以及通讯模块,检测模块包括有RFID电子标签模块,RFID电子标签模块用于与位置检测设备配合使用,通讯模块为2.4G天线模块,2.4G天线模块用于与数据处理中心通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蕴迩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蕴迩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63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残留剩磁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