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CT和数字岩心三维重构的油砂渗流性能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6308.9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6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庞惠文;王琪琪;金衍;林伯韬;金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谢斌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t 数字 岩心 三维 油砂 渗流 性能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T和数字岩心三维重构的油砂渗流性能测试方法,对高分辨率CT扫描获得的油砂的一系列切片图像进行处理,构建出三维数字岩心模型,选取孔隙网络,对比其孔隙结构参数,确定代表体积单元,根据Navier‑Stokes方程和达西定律求取体积单元的绝对渗透率,避免了现有的实验室内岩心渗透率测试方法容易破坏岩心试样的问题,不仅能为油砂CT图像分割的约束条件将会显著提高图像分割质量,还能为现场施工中渗透率的确定提供了思路和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岩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T和数字岩心三维重构的油砂渗流性能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常规油气资源储量日趋减少,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稠油被认为是常规油气资源的替代品。稠油质地粘稠、难挥发,基本不流动。我国稠油资源也极为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和东北部盆地的浅层油砂储层中。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克拉玛依油田,稠油(尤其是超稠油)油砂储量资源丰富,约为3.6×108吨。温度低于50℃的平均黏度超过10000mPa·s的超稠油,价值储层物性条件差,隔夹层发育,给油砂资源有效开发带来巨大挑战。
首先通过加热使沥青质粘度降低到可流动状态是实现长期开采的前提,在开采的不同阶段,油砂储层的渗流能力是随着沥青质的相态变化的。开采初期,油砂储层温度不高,大部分沥青质为固态,是基质骨架的一部分,此时的油砂渗流能力表征为流体在孔隙中流动的能力;在开采中后期,储层中温度相对较高,沥青质粘度降低至可流动状态,同时部分沥青质已被开采出来,此时仅仅将储层中骨架砂矿物颗粒视为基体骨架,其渗流性能表征为流体在孔隙和沥青质所占空间中的流动能力。
实验室内岩心渗透率测试方法是目前研究油砂渗流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存在的弊端为:油砂储层质地疏松,由其制成的岩心试样在测试过程中极易破坏,且在相同压力下岩心试样渗透率随着开采过程中沥青质流动状态的变化而改变,难以对同一样品重复实验获取开采各阶段的油砂储层渗透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CT扫描的数字岩心三维重构的油砂渗流性能测试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实验室内岩心渗透率测试方法容易破坏岩心试样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T和数字岩心三维重构的油砂渗流性能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使用CT扫描仪扫描油砂岩心试件,得到油砂岩心试件的灰度图像;
步骤B:将油砂岩心试件的灰度图像剪裁,且让灰度图像的油砂岩心试件充满整个画面,对灰度图像进行非局部均值滤波处理,得到去噪后清晰的油砂岩心试件的滤波图像;
步骤C:对油砂岩心试件的滤波图像进行三重介质阈值分割,分别表征出孔隙、沥青质和颗粒的灰度切片;
步骤D:利用孔隙、沥青质和颗粒的灰度切片重构出三维数字岩心模型,然后选取结构单元的孔隙网络,不同的孔隙网络的体积不同,分别以沥青质和颗粒为基质和仅颗粒为基质建模;
对比不同体积的孔隙结构的参数,该参数包括孔隙总数、喉道总数、孔隙半径、喉道半径、孔隙配位数、喉道长度和孔隙体积,通过对比分析三维数字岩心中不同边长立方体是否会具有相同的孔隙度,找到孔隙结构参数基本相同的最小孔隙网络模型,作为代表体积单元;
步骤E:对上述体积单元求取代表体积单元沿着轴向方向的绝对渗透率Ka。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C1:从油砂岩心试件的灰度图像中划分出岩石骨架和孔隙;
步骤C2:获取岩心实际测试孔隙度;将通过滤波获得的孔隙度与实测孔隙度含量对比调整阈值;将通过滤波获得的孔隙度与岩心实际测试孔隙度进行对比,若两者一致,则将该阈值作为孔隙介质灰度阈值的划分标准,将孔隙与骨架分割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63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APP身份认证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场景适用的动态冰浆蓄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