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密实混凝土的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26528.1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9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化建东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7/06 | 分类号: | B28C7/06;E04G21/02;B62D55/065;B62D55/2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42 | 代理人: | 包雪雷 |
地址: | 413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实 混凝土 加工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自密实混凝土的加工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密实混凝土的加工设备,包括主体、移动机构、差速机构、进料机构、观察机构和防护机构;通过移动机构的设置便于增大移动部件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差速机构的设置能够减小主体的行驶阻力,而且还可对移动部件进行某种程度的保护,使得移动部件更加的不容易磨损,通过进料机构的设置能够结合着移动机构自动往搅拌部件内部注入原料,减少人工的参与,通过观察机构的设置便于根据主体的使用状态切换座椅部件的观察角度,避免驾驶员人为的转动脖颈观察,提高主体的使用效果,通过防护机构的设置便于对观察机构内部的滑槽部位进行遮挡,避免灰尘等杂物进入其内影响座椅部件的移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密实混凝土的加工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密实混凝土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自密实混凝土是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密实,即使存在致密钢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时获得很好均质性,并且不需要附加振动的混凝土。配制自密实混凝土的原理是通过外加剂、胶结材料和粗细骨料的选择与搭配和精心的配合比设计,将混凝土的屈服应力减小到足以被因自重产生的剪应力克服,使混凝土流动性增大,同时又具有足够的塑性粘度,令骨料悬浮于水泥浆中,不出现离析和泌水问题,能自由流淌并充分填充模板内的空间,形成密实且均匀的胶凝结构。
自密实混凝土是混凝土技术发展的新方向。自密实混凝土在制作完成后对使用时间要求苛刻,若在建的建筑为小型房屋时,则一般会使用到小型的可移动自密实混凝土加工设备,一般在雨雪天气过后建筑附近的道路泥泞不堪,传统的采用独立轮胎的加工设备容易打滑下陷,从而无法将制作好的混凝土送达到指定的位置,且固定安置的操控座椅不方便驾驶者根据使用情况切换座椅角度,容易造成操控加工设备撞击损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密实混凝土的加工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密实混凝土的加工设备,包括主体、移动机构、差速机构、进料机构、观察机构和防护机构,用于在带动所述主体进行移动的同时增大移动部件与地面接触面积的所述移动机构设于所述主体底端的两侧,用于为所述移动机构提供动力的同时满足所述主体在行驶过程中减少移动部件磨损的所述差速机构设于所述主体的内部,用于减少人工参与进料且提高进料效率的所述进料机构设于所述主体的顶端,用于在切换所述主体使用状态后自动调节驾驶人员观察视角的所述观察机构设于所述主体的一侧顶端,用于对所述观察机构内部的滑槽位置进行遮挡避免影响所述观察机构内部零部件活动的所述防护机构设于所述观察机构的底端,且所述防护机构设于所述主体的内部。
具体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支撑轮、动力轮、橡胶履带、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万向球和伸缩轴,所述主体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所述动力轮和两个所述支撑轮,所述主体同一侧的所述支撑轮和所述动力轮之间缠绕有所述橡胶履带,所述动力轮朝向所述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以及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所述万向球,两个所述万向球之间转动连接有所述伸缩轴。
具体的,所述差速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连接轴和第一电机,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相对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一齿轮,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轴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所述第三齿轮,两个所述第三齿轮同时啮合两个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啮合有所述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背离所述第四齿轮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主体的内部,且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化建东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化建东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65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粒度中性氟化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次钠转型制备次氯酸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