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发泡热膨胀微球、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28294.4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5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发明(设计)人: | 潘仕荣;周小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运研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9/20 | 分类号: | C08J9/20;C08J9/14;C08F220/44;C08F220/14;C08F220/18;C08F222/14;D21H19/58;D21H21/14;D21H21/54;C08L3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吴利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泡 热膨胀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发泡热膨胀微球、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预发泡热膨胀微球包括热塑性树脂外壳和包封在所述外壳中的沸点不高于所述热塑性树脂外壳软化点的发泡剂,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外壳包括聚合单体组分,其中,所述聚合单体组分包括:按重量份计,丙烯酸类单体25‑40;丙烯腈类单体60‑75。其中,所述预发泡热膨胀微球的空隙率为70‑95%。本发明的预发泡热膨胀微球粒径达到3‑10微米,由于预发泡后微球外壳为超薄热塑性树脂壳体薄膜,内部包封烷烃气体,从而形成具有高空隙率的预发泡热膨胀微球。该预发泡热膨胀微球可以添加在热敏纸的热敏涂层中,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提高热敏打印的清晰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预发泡热膨胀微球、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热敏纸(又称为热敏传真纸、热敏记录纸或热敏复印纸)是一加工纸,其制造原理就是在优质的原纸上涂布一层“热敏涂料”(热敏变色层)。虽然该变色层所用的化学药品有十几种,但至少包含下列化合物:无色染料(最常用的是荧光化合物),该染料的品种甚广,;显色剂(例如双酚、对羟基苯甲酸)约占20%以下;增感剂(例如苯磺酸酰胺类化合物)约占10%以下;填料(例如碳酸钙(微粒))约占50%以下;胶黏剂(例如聚乙酸乙烯)约占10%以下;稳定剂,例如对酞酸二苯酰;润滑剂等。热敏纸被置于70℃以上环境时,热敏涂层开始变色。热敏纸涂层中的热敏成份主要包括:无色染料(或称隐色染料)和显色剂并且该类热敏纸也被称为双组分化学型热敏记录纸,其还包括分散剂、顶涂层和底涂层助剂。无色染料主要包括三苯甲烷基苯酞体系的结晶紫内酯(CVL)、荧烷体系、无色苯酰亚甲基蓝(BLMB)或螺吡喃体系等;分散剂主要包括聚乙烯醇L-3266、聚乙烯醇GL-05或聚乙烯醇KL-03(日本合成化学产);顶涂层和底涂层助剂主要包括gohsefimer Z-200、聚乙烯醇T-350或聚乙烯醇N-300;显色剂主要包括对位羟基苯甲酸及其酯类(PHBB、PHB)、水杨酸、2,4-二羟基苯甲酸或芳族砜等。
热敏纸遇热后无色染料与显色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于是使用热敏纸在传真机上接收信号打印或直接用热敏打印机打印时,图文就显示了。再者,由于无色染料有多种,所以显现的字迹颜色不同,比如蓝色、紫红色、黑色等。通过在热敏涂层中添加小粒径高空隙率的热膨胀微球,起到隔热作用,能很好地隔离加热热敏头打印区域和未打印区域,可以明显提高热敏打印字体的清晰度。
热膨胀微球(热塑性空心聚合物微球)由热塑性聚合物外壳和封入的发泡剂(液态烷烃)组成,其平均直径范围从10至50μm,真密度为1000至1300kg/m3。当加热时,壳内气体压力增加并且热塑性外壳软化,从而使热膨胀微球的体积显著增加;当冷却时,热膨胀微球的外壳再次变硬,体积固定。热塑性聚合物外壳通常包括偏二氯乙烯系共聚物、丙烯腈系共聚物和丙烯酸酯共聚物;发泡剂为烷烃类。热膨胀微球的巨大膨胀能力使它在各个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可以减轻产品的质量,改变产品的性能(比如热性能、声性能和电绝缘性能)和节约材料的用量;热膨胀微球还具有优良的耐溶剂性、耐磨性、良好的机械性能及无毒无污染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发泡热膨胀微球、其制备方法及用途。本发明的预发泡热膨胀微球粒径达到3-10微米,从而形成具有高空隙率的预发泡热膨胀微球。该预发泡热膨胀微球可以添加在热敏纸的热敏涂层中,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提高热敏打印的清晰度。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发泡热膨胀微球,所述预发泡热膨胀微球包括热塑性树脂外壳和包封在所述外壳中的沸点不高于所述热塑性树脂外壳软化点的发泡剂,其中,
所述热塑性树脂外壳包括聚合单体组分,其中,
所述聚合单体组分包括:按重量份计,
丙烯酸类单体 25-40;
丙烯腈类单体 60-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运研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运研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82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tpe无卤电源线
- 下一篇:适用于寒冷季节时的电动汽车的启动方法